“这……”
门外的散商们不由得一阵阵脸红,很显然,这对联有双关之意,表面上说得是石榴,实际上是在讽刺自已等人是红门外的酸子呢。
以他们的学问,别说双关了,正常对对联也对不出来啊。
王晓风想不出来,可是急眼了,怒斥崔耕道:“都怪你!要不是你让我念诗,怎能惹金小娘子生气?这下可惨吧,咱们都登不上船了。”
“怪我?”崔耕好悬没气乐了,道:“你怎么就不怪自已笨呢?这么简单的对联都对不出来。”
“你行,你对啊!”
“对就对。”
崔耕举步向前,道:“砍开西瓜,黄瓤里很多黑子。”
“不通,不通!”一个丫鬟质疑道:“西瓜都是红瓤的,怎么会有黄瓤?你为了对上联里的“红”,用了“黄”字,太过牵强。”
另一个丫鬟附和,道:“对,还有,我家小娘子的上联是有寓意的,你这有什么寓意?不能登船!”
崔耕冷然一笑,道:“怎么没有?岭南道漳州怀恩县,就产黄瓤的西瓜,是你们少见多怪罢了。”
崔耕说得没错,怀恩县后来改名诏安县,黄瓤西瓜大大的有名。当然了,那是说得后世,现在那地方有没有种西瓜,西瓜是不是黄瓤的,他可是一点都不知道。事实上,在这个时代,西瓜只在很少地方种植。
但是,到了现在,那丫鬟总不能去岭南道考察一番吧?
那丫鬟见崔耕都说出详细地点来了,有些将信将疑,道:“就算真有黄瓤西瓜,没有寓意也不行。”
“寓意么……黄瓤出黑子,是称赞你家金家主多子多孙哩,哈哈!”
崔耕这么说,就是说个吉祥话。
但是,那丫鬟听了勃然变色,猛地一跺脚,道:“好,好一个多子多孙,你这次要是能登船,我跟你姓!”
“嗯?”崔耕也意识到不对了,道:“怎么?在下是说错话了么?”
王晓风此时心里是别提多痛快了,高兴道:“金四爷膝下仅有金小蕊小娘子这么一个女儿,你说多子多孙,那是骂谁呢?人家能不生气吗?”
“我……”崔耕当时就有些傻眼。
那丫鬟恨恨地道:“我家金四爷没有多子多孙,所以,你这寓意不成立,你还有什么要说的没有?”
臧希烈哭丧着脸,道:“这位大哥,您有学问,也得打听清楚了再说啊。这么一解释,还不如不解释呢。事到如今,咱们可怎么登船啊!”
“莫着急,我想想办法。”崔耕额头上冷汗直冒,最终牙一咬心一横,道:“几位小娘子莫着急,在下还有个下联!”
第1022章 二诗赞美人
那丫鬟道:“你说!”
崔耕硬着头皮,道:“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
其实,这劈破石榴,红门外许多酸子,正经应该对的,就是“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
刚才崔耕说得,“砍开西瓜,黄瓤里很多黑子。”,那是他编得。之所以这样干,就是因为这个正儿八经的下联,也有些不合适。
崔耕今天穿了一身文生公子衫,赶巧了,颜色是白的,这不就把自已比做“大人”了吗?
这年头,“大人”可有“老爹”的意思,这不是明摆着要占人家的便宜吗?
但是,事到如今,不说也得说了。说了,还有登船的希望;不说,希望全无。
果不其然,那丫鬟闻听此言,直气了个柳眉倒竖,杏眼圆睁,怒道:“白衣里一位大人,白衣里一位大人!好,我这就把这话告诉我家小娘子,让她看看,准许不准许你登船。”
几个小丫鬟快步进门,其他人都幸灾乐祸地看向崔耕。
又稍过了一会儿,脚步声声,环佩叮当,在八名丫鬟的簇拥下,有一十四五岁的绝色少女,走了出来。
崔耕总觉得此女在哪里见过似的,仔细一想才发现,不是见过,而是此人眉目间和金小姬有颇多的相似之处,只是比她青涩得多罢了。
臧希烈低声介绍道:“这就是金小蕊小娘子了。”
“见过金小娘子!”崔耕躬身行礼。
“免了。”金小蕊琼鼻微纵,不悦地看向崔耕道:“是你恃才傲物,要羞辱我们金家么?”
崔耕咽了口吐沫,道:“不是,小娘子您听我说,这里面有颇多的误会之处,其实……”
金小蕊冷哼了一声,打断道:“误会?我可不那么认为!这样吧,我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认为:圣人云,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规矩改来改去不好,今日挑选散客,还是比背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