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

奋斗在盛唐 第861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李隆基摆了摆手,道:“事已至此,责罚你有什么用?本王是问,以后咱们该怎么办?”
崔日用察言观色,明白了李隆基的小心思,道:“陛下迟迟不立临淄王为太子。如今又与那乱臣贼子崔耕合作,断了王爷您的左膀右臂。父子相疑至此,夫复何言?要不……咱们效法玄武门之变……”
“那怎么行?”王琚反对道:“现在咱们手中才一万骑兵,那六万府兵,却是被郭元振控制的。另外,太平公主还有六万羽林军……”
“那又如何?”崔日用满不在乎地道:“当初太宗皇帝发动玄武门之变时,其形势何止比现在恶劣了百倍。他把建成、元吉一杀,高祖皇帝还不是乖乖传位?”
“南衙和北衙不服怎么办?”
“郭元振对陛下忠心耿耿,足以震住南衙府兵。至于北衙羽林军么……莫忘了,韦后是在咱们万骑的控制之中。控制了韦后,就等于控制了崔耕。只要崔耕没什么意见,太平公主能翻起什么风浪来?”
“说得好!”
李隆基猛地一拍几案,道:“孤王常说,唐隆政变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刘幽求之谋,崔日用之智,钟绍京之果!想不到今日,崔爱卿又立下了定策之功。既如此,大家听孤王的命令,我们……”
眼瞅着,李隆基就要调兵遣将,发动另外一场政变。
可正在这时——
笃笃笃~~
门外传来了一阵轻微的敲门声。
第1111章 隆基为太子
李隆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里了,道:“谁?”
“是我,王毛仲。”
“原来是王将军。”李隆基这才长松了一口气。
世人皆以为王毛仲在唐隆政变前失踪,是因为不看好这次政变,提前开溜了。
其实不然。
事实是,李隆基对这场政变也没什么把握,提前让他去安排退路。王毛仲在李隆基的心目中,实乃心腹中的心腹。李隆基今日,特意安排他负责,这次秘密会议的护卫。
李隆基问道:“到底出什么事了?孤王不是说过,没有大事,不准打扰吗?”
“就是有大事发生,末将才敢敲门。陛下派人传旨,诏您进宫呢。”
“嗯?陛下刚给孤王来了当头一棒子,现在又要我入宫干什么?”李隆基满腹狐疑。
当然了,护卫皇宫的万骑兵就在李隆基的掌控之中,他倒是不担心自已的安全问题。
一刻钟后,李隆基跟着一个身形高大,面容稍嫌丑陋的太监,入了大明宫,往甘露殿方向而来。
他轻咳一声,道:“您就是杨思勖杨公公吧?”
“王爷这么说,可真是折煞奴婢了,我可当不得一个“您”字。没错,奴婢就是杨思勖。”
“哪里,当得的。想当初,李重俊在玄武门凌迫先帝。要不是杨公公出手,江山社稷就有倾颓之忧啊!”
顿了顿,又道:“朝廷为李重俊平反,封他为节憨太子。那是嘉奖他杀武三思,反抗韦后之功,可不是赞赏他威逼先帝。杨公公当日一刀定乾坤,实在是有大功于国,小王佩服之至。”
当日的玄武门之功,正是杨思勖发迹之始,李隆基这话整好搔到了他的痒处。
杨思勖眉开眼笑地道:“想不到,临淄王对奴婢这样一个刑余之人,都如此客气。久闻临淄王礼贤下土,今日一见,真是名不虚传啊。”
李隆基摇头道:“诶,说什么刑余之人?在小王的眼里,杨公公可是一个大英雄、好汉子,不知胜过多少须眉男儿哩。”
……
李隆基有意接纳,杨思勖也乐得交好临淄王,双方之间的气氛越来越融洽。
眼瞅着甘露殿就在眼前,李隆基道:“不知陛下今日宣诏本王,到底所为何事呢。”
杨思勖眨了眨眼睛,道:“哎呦,这么大的事儿奴婢可不敢乱说。”
又压低了声音道:“不过王爷放心,是好事儿,天大的好事儿。”
好事儿?
李隆基满怀不解,随着杨思勖来到甘露殿。
往四下里看去,但见除了李旦外,大哥李成器、二哥李成义、四弟李隆范,五弟李隆业都在。
君臣见礼已毕,李旦赐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