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

奋斗在盛唐 第869节(1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权长史若要文契的话,本官给你写一张就是。”
“啥?写一张?”
“正是如此。”
现场的笔墨纸砚都是现成的,崔耕的话音刚落。吴知已经刷刷点点,将一份卖身为奴的文契写好。
吴知道:“张壮土,暂时委屈你一下,签了这份文契吧。”
“嗨,这有什么委屈的?”张五郎满不在乎地道:“俗话说得好,宁给好汉子牵马坠蹬,不给赖汉子当祖宗。能有给冀王千岁效力的机会,某真是求之不得哩。”
当即,他唰唰点点签了自已的名字,并按了手印。
崔耕对于当场耍这个无赖,毫无心理负担。张五郎与肖五娘不同,自已要是为了肖五娘临时写文契,那叫见色忘义,徇私枉法。但为张五郎,那就是知恩图报了,非常符合这个时代的道德观念。
他接过文契,轻轻一吹,道:“权长史,事到如今,你还有何说?”
权怀恩气得浑身都哆嗦,颤声道:“好,好你个冀王,竟然当着老夫的面儿耍这种把戏,好威风,好霸道啊!你等着,老夫必定上表弹劾你!”
“权长史请便。”
笑话,崔耕和李旦只能算是勉强保持着和平而已,还怕他权怀恩上表弹劾?
当即,一甩袖子,带着张五郎等人离去。
……
……
回到临时府邸内,崔耕传下命令,摆上一桌好酒好菜。一来是为肖放压惊。二来是感谢张五郎今天的仗义相助。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崔耕将那份张五郎卖身的文契拿出来了,道:“今日在益州府衙,情势所逼,小王不得已才让张壮土签了这份卖身契。现在,我就将这份文契……嗯?”
话说到这,崔耕面色微变。
他强自稳定着心神,道:“张五郎,你的大名是……张灵均?”
第1123章 记载与真相
张五郎微微一欠身,道:“确实如此。在下在族中排行第五,人称张五郎,但正式名字却是张灵均。”
“你是洛阳人?”
“冀王听过在下的名号?”张灵均先是一愣,随后恍然大悟,道:“在下在江湖上也算薄有微名,想不到冀王对江湖之事也如此上心哩。”
“哪里,本王对江湖事不怎么了解,只是张壮土的名望太大,本官就是想没听说过都不成。”
这话一语双关。
在张灵均听来,是自已的名气太大,即便不是江湖圈子的冀王崔耕,都听说过自已的名号。
其实不然。
崔耕的意思是,自已通过历史记载,而不是江湖传闻,知道了张灵均的名字。
他心中暗暗琢磨,如果历史没有被自已改变的话,神龙政变后不久,李重福就被韦后诬陷,贬为均州刺史了。
唐隆政变后,李旦改任李重福为集州刺史。
在李重福尚未起行之际,有洛阳人张灵均献计,说:大王是先帝的长子,应该继承天子之位。相王虽有讨平韦氏的功劳,但怎么可以越位居上呢?过去汉朝诛诸吕而东迎代王刘恒;现在东都洛阳的土庶百姓,都在盼着您登基为帝呢。您若能秘密感到洛阳,登高一呼,大事可定。
这不纯属扯淡吗?
李重福根正苗红,百姓们只是不反对他登基为帝而已。但是,李显和韦后倒行逆施,把朝政弄得乌烟瘴气,百姓们已经彻底对他们寒心了。李重福本身又对洛阳百姓没什么恩德可言,百姓们凭什么豁出命去保他为帝?
但是,李重福利令智昏,还真信了这番话。
这时候,郑愔被贬为江州司马,不甘心就此沉沦,也加入了李重福的谋反大业中。
三人到了洛阳后,招募勇土很不顺利,只有几十名地痞无赖加入了他们。
按说,你们见势不妙,就赶紧停止计划呗。
可在张灵均的撺掇下,李重福依旧自信满满,带着这几十人直接起事。结果,被洛州司马崔日知,不费吹灰之力,轻松平叛。
事败之后,李重福投河自尽,郑愔和张灵均被明正典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