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河西九曲之地已经交割给吐蕃。只是和亲之事么……李隆基以吐蕃赞普年纪尚小为由,并未让金城公主前往吐蕃和亲,只是宣称双方现在可以定亲。
李隆基是留了个心眼儿。
若果真如崔日用所料,自已让李奴奴去吐蕃和亲,未免被讥为“赔了夫人又失地”,还是走一步算一步,尽可能拖延时间为好。
吐蕃人当然也了解李隆基的小心思,当即派了一支以大臣巴扎西赞为首的使团来到长安,要求将金城公主迎走。表面上说得客客气气,暗地里已经发出了战争威胁。
薛讷的大军从大唐的东北移到西北需要时日,再者,即便到了也得休整一番啊。
所以,大唐还真需要一段时间和吐蕃虚与委蛇。
对于是否送李奴奴去吐蕃的问题,朝堂上分成了两派,一派以姚崇为首,要求安西都护府继续坚守,反正突厥的危局已解,不必顾忌吐蕃的威胁。另一派以崔湜为首,要求把李奴奴嫁过去以消兵灾。
朝堂上支持姚崇之人占大多数,支持崔湜的占少数。
但崔湜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已是因为和崔耕争风吃醋才投的李隆基,李隆基让自已继续为相,不过是酬功而已,谈不上多么信任。若自已没什么特殊的表现,恐怕这个相位再做个一年半载的,就得退位让贤。
所以,他对于自已第一次给李隆基的献计非常重视,务必要李隆基完全按照自已的计划实施。
全力以赴之下,崔湜一方人数虽少,却在气势上不落下风。
……
……
这一日,崔府内,三更天。
“啊?”
崔湜从梦中惊醒,大叫道:“快!快去叫张猷来。”
张猷乃是他手下一个门客,以善于解梦闻名于世。崔湜其实不大信什么鬼神之事,养着张猷就跟养一个能解闷儿的倡伶差不多。但自从背叛了崔耕之后,他时刻担心崔耕的惨烈报复,开始疑神疑鬼起来,对张猷也越发重视。。
“参见崔相!”张猷微微一躬身、
此时的崔湜已经逐渐恢复了平静,抿了一口茶汤道:“张先生请坐。本相刚刚做了一个孟,还请张先生解惑。”
“什么梦?”
“就是……本相梦到自已一边听佛陀讲法,一边照镜子。不知……这个梦吉凶如何啊?”
张猷听了,脸上当即变色,道:“哎呀,此梦实乃大凶之兆!”
“此言怎讲?”
“您想啊,佛陀讲法,这法是不是从天上来的?”
“是啊,当时佛陀坐于高空,地上有无数信众听法。”
“那此梦就预示着,有法自天上来,也就是说,您会接到一份圣旨。”
“嗯,有道理,那镜子呢?”
“镜者,就是金字边加一个竟字。竟者,完也!说明这圣旨是赐您自尽。”
“我……”
崔湜眼前一黑,好悬没晕过去。
这个梦他没有说完全,事实是,他梦到自已照镜子,镜子里面出现的却是一只骷髅!
因此,他才被惊醒。
崔湜暗暗琢磨,自已没说这个骷髅,张猷已经推测出来自已命不久矣,这……这简直特么的太准了!
尽管心里面这么想的,他嘴里却道:“张先生的这个解梦未必准,若无本相,陛下焉能登基坐殿?如今本相绝无错失之处,他又岂能直接赐我自尽?”
“崔相,这种事儿可不能掉以轻心啊。天心玄妙,岂是人力所能测度的?”张猷道:“当初狄仁杰丞相,与霍献可有私怨,恨之入骨。则天皇帝命择狄相推荐御史中丞,他心中只想着怎么收拾霍献可,一没留神就说出了“霍献可”这三个字,结果,霍献可被提拔为御史中丞。后来狄仁杰对霍献可说:“某初恨公,今却荐公,乃知命也,岂由于人耶?”。”
崔湜当然也听过这个典故,心说,你特么的就不能说点好听的?我死了对你有什么好处?
不过,他刚要发作,张猷的下一句话,却让他完全没脾气了。
只听张猷道:“所以,若不化解,崔相您近日就要死无葬身之地。”
“啥?这事儿还能化解?”
“那是自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