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

奋斗在盛唐 第987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可……可是……”笔墨纸砚已经摆好,李峤拿着毛笔,只感到有千斤之重,汗如雨下。
李隆基眉毛一挑,道:“怎么?不愿意出卖朋友?好,你不愿意写,朕说!是不是……王琚!”
废话,废后的事儿,李隆基只跟王琚一个人商量过,不是王琚泄的秘还能是谁?
李峤连连点头,哆里哆嗦地道“陛……陛下明鉴,其实王先生他……他也是一片好心……”
“行了,不必说了。”李隆基深吸一口气,语气放缓,道:“朕又不是要怪王琚,只是想看看,有还没有别人背叛朕罢了。呃……对了,废后之事只是朕的一时冲动,以后这篇就揭过去,不必再提。”
李峤大喜过望,道:“陛下圣明。”
“今日之事,朕不想让现场之外的任何人知道,你能为朕保密吗?”
“当然。”
“包括王琚。”
“是。”
……
李峤告辞离去,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李隆基喃喃道:“李峤,王琚,哼,真是不知死活!”
然后,又道:“杨发,你去把杨思勖给朕找来。”
“遵旨。”
……
……
王琚却不知自已大祸将至。
事实上,自从先天政变后,他的小日子就一直不大痛快。先是姚崇作梗,把他的宰相之职给否了。
好不容易查清了刺驾案,找出了幕后主谋崔湜吧,还是中了崔耕的计策。从那以后,李隆基对他越发疏远。
直到最近,李隆基给了他一个立功的机会——想办法废掉王皇后,王琚更是闻到了浓浓的坑爹味道。
他不敢明着反对李隆基,也只能是把此事瞧瞧透露给了濮王李峤,让王皇后赶紧想办法。
与此同时,他另外一桩建立奇功的计划,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这个计划的目标,就是岭南王崔耕。
两个月后,王宅,正堂屋。
王琚和一个和尚相对而坐,开怀畅饮。
这个和尚可不得了,乃是后世人称“开元三大土”之一的天竺高僧善无畏。
他是从陆路经吐蕃来到大唐的,一入长安,就被李隆基封为国师,并大设梵筵为其接风洗尘,如今在长安威望甚高,其名家喻户晓。
啪嗒!
善无畏将一杯葡萄酒放下,轻咳一声,道:“王先生,咱们明日可是要……收网了么?”
第1285章 二郎陷绝地
王琚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豪迈地擦了擦嘴角的酒渍,得意道:“那是自然。王某人建此奇功之后,就算姚崇那老畜生再耍阴招,也挡不住某宣麻拜相了。”
善无畏道:“的确,此事完全由王先生和老衲谋划,没动用朝廷半分力量,不管姚崇怎么舌灿莲花,也分不了王先生的功劳。可是……还有件事,老衲想不明白啊。既然王先生的目标是拜相,为何不顺着陛下的意思行事呢?”
王琚已经有些微醺,大着舌头道:“你是说废后的事儿?”
“正是此事。”
“这事儿王某人当然不能站陛下那边,原因有二。其一,我要当的这宰相,不是一般的宰相,而是千古留名,堪与萧何、诸葛亮、房玄龄比肩的一代贤相。若是后人谈论起来,王琚是凭什么当的宰相啊?人们说,他是顺着皇帝的意思,把母仪天下的王皇后废了,将武惠妃立为了皇后。那我不成了第二个李义府了么?”
李义府是唐高宗的东宫属官,因迎~合高宗,建议废王皇后立武则天,被拜为宰相,乃是大唐数得着的奸臣。
善无畏点头道:“原来如此,那第二呢?”
“第二就更简单了,武惠妃根本就没有被封为皇后的希望,我王琚又何必枉做小人?”
“武惠妃完全没希望?何以见得呢?”
“这事儿不是明摆着的吗?武惠妃乃恒安王武攸止的的女儿,则天大圣皇后的亲孙女。朝臣们恐怕武后之事会重演,肯定会群起反对。陛下就算再乾纲独断,也不会置所有朝臣的意见于不顾吧?再说了,朝臣们的理由是现成的。陛下的生母窦德妃死的不明不白,到现在连尸首都找不到……他和武氏有如此大仇,不报仇也就罢了,又怎能封武氏之女为后呢?”
善无畏点头道:“阿弥陀佛,王先生真是目光如炬,贫僧佩服。您翌日为相,定当大展宏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