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

奋斗在盛唐 第1022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谢王上。”
章仇兼琼坐在一个小凳上,深感自已这步棋走对了。瞧瞧,现场都是谁?李泌,王爷的亲儿子。杨玄琰,王爷的干儿子。这俩人都站着呢,自已却有一个座位,这是多大的荣耀?
章仇兼琼微微一欠身,道:“不知王爷诏微臣前来,到底所为何事呢?”
崔耕道:“本王听杨钊说,你有办法攻下安戎城。不知可有此事?”
“微臣确实有办法。”章仇兼琼解释道:“微臣买通了一个吐蕃人,此人叫翟都局,负责安戎城东门的守卫。只要他们给咱们开门,这安戎城不就拿下了吗?”
崔耕猛地一拍大腿,高兴地道:“好,若能果真拿下安戎城,本王定给你章仇兼琼计首功。”
“可是……”章仇兼琼咽了口吐沫,道:“不敢欺瞒岭南王,就算攻下了此城,咱们恐怕也难以守住。再攻城之前,咱们最好先想想如何守住此地。”
“嗯?此言怎讲?”
“安戎城内,原来有一泉眼,可供全城的军民使用。但是,吐蕃攻占该城后,将那泉眼完全破坏,改从城西引水食用。这样,咱们大唐来攻,无法断吐蕃人的水源。但若是吐蕃大军一至,可以截断咱们唐人的水源,恐怕坚持不了多久。”
“这样啊……”崔耕沉吟道“将那泉眼再次掘开如何?”
章仇兼琼摇头,道:“完全不可能。那泉眼乃是安戎城的命脉所在,吐蕃人破坏的非常彻底。”
“这样啊……”崔耕看向李泌道:“你对于打井之事,擅长不擅长?”
李泌傲然道:“打井的关键在于算定水脉,我自认为不落人后。”
“什么啊”章仇兼琼苦笑道:“安戎城内全是石头,根本就没法打井。岭南王这样想,可是错打了算盘。”
崔耕却道:“那却不然。泌儿啊,本王以为,你立功的机会……来了!”
第1337章 狭路勇相逢
章仇兼琼咽了口吐沫,道:“王上,功城略地这种粗活儿,末将来干就行了,您只须在成都城静候佳音即可。”
崔耕微微一笑,道:“怎么?你没把握?”
“末将当然有一定的把握。但是……”章仇兼琼苦笑道:“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那翟都局万一反悔,王爷就是掉了一根汗毛,末将也承担不起啊!”
“本王没那么金贵。”
略顿了顿,崔耕转移话题,道:“听说章仇将军乃是秦朝名将章邯之后?”
“正是。当初某家祖上章邯在巨鹿之战中败余项王之手,幸得项王开恩免死,并受封雍王。后来,汉高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先祖死守废丘,城破自尽。老祖宗得罪了汉高祖,后世子孙只得避居仇山,以章仇为姓。”
“还是的啊。章家祖上章邯名震天下之时,我崔家祖上却籍籍无名。崔某人比章仇将军,又能高贵上几分?这安戎城关系到,吐蕃、剑南道与南诏的大局,本王又岂能不身先土卒?”
“呃……王上高见。”
其实,章仇兼琼对崔耕的话,颇为不以为然。能不能攻取安戎城的关键,在于翟都局是否如约反水。岭南王是否能亲临战局,鼓舞土气,并不是什么关键因素。既然如此,崔耕一身系天下安危,又何必轻身犯险呢?
但是,崔耕都口不择言地吹捧章仇家的老祖宗了,章仇兼琼人情练达明哲保身,不敢再劝。
至于崔耕到底是怎么想的?他是对此战有绝对的信心,想趁机加点名望。
在历史记载中,正是章仇兼琼贿赂了翟都局,才破了安戎城。不过,按照正常的历史,此事是发生在二十年后。
所以,崔耕当初以为,现在章仇兼琼恐怕还没跟翟都局联络上,没想到这方面去。
现在,在章仇兼琼觐见时,听到“翟都局”三个字儿后,他当即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这个计划。
当然了,崔耕今日前来,不是要抢夺本应属于章仇兼琼的功劳,而是抢另外一场功劳。而这个功劳,章仇兼琼承担不起。
说话间,三更天已至,章仇兼琼道:“时辰到了,咱们要不要……”
“动手!”
“遵旨!”
两千唐军精锐部卒,整顿队伍,往安戎城方向而来。
半个时辰后,但见两座高山耸立,悬崖高~耸,峭壁林立。中间山势略微平缓之处,还修筑着一个石城。若从此处经过,非得经由此城不可。
杨钊倒抽了一口凉气,低声道:“这就是安戎城?看这山势,每次最多攻上去十数人,还难以使用重型器械。若要强攻此城,不知得付出多大的代价?”
崔耕苦笑道:“那就只能拿人命填了。若敌人没有援军,两万人就差不多。但若是有援军,基本不可能。”
“诶。”杨钊好像发现了什么秘密,道:“安戎城两边不远,似乎有一段坡势稍缓,如果绕过去,岂不能将此城包围,咱们也破坏他们的水源。”
“拉倒吧!”章仇兼琼不以为然地道:“那地方就在弓箭的覆盖范围内,安戎城外别的少,就是粮食多,弓箭多,投石车多。从那过人,就是活靶子,还不如攻城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