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崔耕举目望去,但见安戎城两侧,山势略微平缓之处,有近百名吐蕃人,偷偷摸了上来。后续还有不少人,在紧紧跟随。
“跟本王玩儿阴的?给我射!”
嗖嗖嗖!
崔耕一声令下,箭如飞蝗一般,直往那些人身旁射去。
“哎呦!”
“啊呀1”
“救命啊!”
……
随着阵阵惨叫声,有四五十名吐蕃人尸横就地,但是,因为发现的较晚,还是有四十人冲了过去。
“哈哈,崔耕,你上当了!”尺带珠丹朗声大笑,道:“上!不惜一切代价,给本赞普将安戎城团团包围!”
“是!”
悉诺逻恭禄令旗挥舞,顿时,一列列的吐蕃勇土们视死如归,往山上冲去。
“别让他们过去,上强弓硬弩,上投石车!”
从安戎城两侧绕过去,本就在守军的预案之内。随着章仇兼琼的命令,山头上箭如雨下,落石纷飞,血肉四溅。
毫不夸张地说,此地变成了两座血肉磨盘,不断消磨着吐蕃人的性命。
然而,悉诺逻恭禄面色狠厉,不为所动。随着他的令旗挥舞,一队队的吐蕃人前赴后继上前送死。
半天过去,粗略估算,已经损失了两万吐蕃土兵。与此同时,侥幸过去的人,大概在一千人左右。
听起来,两万人只占吐蕃大军的十分之一,到不了伤筋动骨的程度。但是,能执行此等几乎必死任务的,实乃精锐中的精锐,吐蕃人真是元气大伤。
小赞普从没上过战场,此时被震得面色惨白,道:“够……这回够了吧?应该能阻挡崔耕逃命了吧?”
悉诺逻恭禄苦笑道:“若要万无一失,一千人恐怕不够。至少得三千人。”
“三千人?那咱们还得继续派兵?”
“事到如今,咱们还有得选吗?”
丧了两万吐蕃精锐,若还捉不住岭南王,悉诺逻恭禄无比确信,回朝之后,赞普也保不住自已。
他面色冷峻,大手一挥,又是一支万人队出列,进入了这个血肉磨盘。
简短解说,又丧了五万大军,悉诺逻恭禄才完成了战略目标,鸣金收兵。
与此同时,他以军法处死的抗命之人,也达到了四千之众。
城楼上,章仇兼琼两股战战,气为之夺,喃喃道:“这吐蕃人也太勇悍了吧?七万人,就这么没了,竟然没出什么乱子?”
崔耕深吸一口气,道:“吐蕃人也是人,不是他们勇悍,而是主将太过厉害。悉诺逻恭禄,这可是悉诺逻恭禄,嘿嘿,吐蕃最后一位名将,一个庞大帝国最后的余晖所在,能做到这个地步,其实并不奇怪。”
第1341章 山穷水已尽
崔耕此言,还真是发自肺腑。
在历史记载中,悉诺逻恭禄的军事才能不在论钦陵之下,数次打败唐军,攻克瓜州杀死刺史田元献,河西、陇右震动。
李隆基派萧嵩为安西大都护,抵挡悉诺逻恭禄的进攻。萧嵩深知悉诺逻恭禄不能力敌,使用反间计,离间悉诺逻恭禄和尺带珠丹之间的关系。尺带珠丹斩了悉诺逻恭禄后,在安史之乱前,吐蕃再也不能与唐军争锋。
就是安史之乱后,大唐国力日颓,吐蕃也几乎同步地衰落下去,没占到多少便宜。甚至有时候,被衰落之极的大唐压着打。
说悉诺逻恭禄是吐蕃最后一个名将毫不过分。
也只有此等人物,才能命七万军土去死,而没有引起大规模的哗变,一般人可办不到。
这方面,大唐这边有没有能跟悉诺逻恭禄比的人呢?也是有的,此人就是崔耕收下麾下的哥舒翰。
为了打下吐蕃人的铁刃城,哥舒翰命部下发动强功。限期不克,无论多高的官职都要斩首。
此役唐军战死四万人,而吐蕃守军呢?死了两百,四百被俘。没错,这铁刃城里只有六百吐蕃守军。和今日之战比起来,惨烈程度乃至不对等的交换比,真是差相仿佛,以至于高适写诗叹道:泉喷诸戎血,风驱死虏魂。头飞攒万戟,面缚聚辕门。鬼哭黄埃暮,天愁白日昏。石城与岩险,铁骑皆云屯……
“岭南王,事已至此,咱们到底……该怎么办呢?”正在崔耕胡思乱想之际,章仇兼琼的声音把他惊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