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在李林甫和牛仙童的积极配合下,杨思勖“通崔”的罪名,在朝廷内部定了下来,这二人尽皆安然过关。
崔耕之所以不杀杨思勖,主要目的,就是要保住牛仙童。至于李林甫?只能算是沾了光了。
另外,单从杨思勖本人来讲,其人也确实人才难得。
在崔耕没出现的历史中,杨思勖不但本人孔武有力,在平定李重俊之乱中立下了大功。而且领兵平定了安南梅叔鸾、五溪覃行章、邕州粱大海、泷州陈行范等地的叛乱。要不是因为本身是个阉人,后世评定大唐名将,必定有杨思勖这么一号。
至于说杨思勖曾经参与了暗害崔耕?无非是各为其主而已,崔耕可不信,经过此事之后,杨思勖对李隆基还有什么忠心。
事实上,从历次政变中杨思勖的表现来看,他就没对什么特定的人有过忠心,无非是他身为太监,只能在皇宫之内,谁做皇帝就忠于谁罢了。
总而言之,有了杨思勖这个替罪羊。崔耕和李隆基的面子上都过得去,算是皆大欢喜之局。
但是,有个局外人的损失,却比这二位的损失大得多。
南诏大营,中军账。
“什么?崔耕死而复活,还杀了害他的李娑固和可突于、杨思勖,把契丹彻底吞下了?”于诚节双目圆整睁,嘴巴张的比鸡蛋还大。
“呃……差不多,您可以这么理解。”大将塔吉连咽了口吐沫。
于诚节豁然而起,气急败坏地道:“那还等什么,退!退兵啊!传本王的命令,全军后退,速速退往太和城!”
塔吉连赶紧劝道:“王上,不可啊!咱们距离桂州已然不远,谁知道唐军有没有准备?所以,这退兵也是有讲究的。谁来开路,谁在中军,谁来殿后,走哪条路线,都得事先计划好,传下命令,要不然就全乱了。”
“啊?撤兵还这么多讲究?你快去安排啊!”
“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