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

奋斗在盛唐 第1237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崔耕暗暗寻思,帮忙就帮忙吧,就当是抢了薛瑶英,给元载的补偿吧。虽然自始至终,元载一直在利用他。
他慨然道:“说说吧,只要本王能办到的,定当竭力促成。”
“呃……其实也不是在下求您,是这位求您。他是在下族姐的夫君,这些礼物也都是他买的,在下只是借花献佛而已。”
“我猜就是这样。”崔耕看向那丑汉道:“你叫什么名字,到底所求何事啊?”
“奴婢李静忠,参见越王千岁。”那丑汉再次跪倒。
“奴婢?李静忠?”崔耕惊呼出声。
元载却误会了,解释道:“这位李兄是个宦官,如今在内侍省任职,官居五品。”
这年头太监娶妻不算什么稀罕事,事实上,崔耕不是为此事而惊讶。
他惊讶的是,元载的宦官亲戚的名字叫李静忠,如果精确定位的话,那个响彻大唐的名号就呼之欲出了:李辅国。
可以说,没有他,大唐的历史都得改写。
在历史记载中,李辅国本名静忠,相貌奇丑无比,四十岁之前无所作为。安史之乱期间,他劝说太子李亨继承帝位。
唐肃宗即位后,李静忠被加封为元帅府行军司马,开始掌握兵权,并改名为辅国。
唐肃宗病重之时,张皇后,对,就是那个张落凝,欲废掉唐肃宗所立太子李豫、改立越王李系,自已成为武则天第二。
李辅国当机立断,发动兵变,杀了张皇后,保护了太子李豫即位。
可惜的是,功成之后,李辅国依仗定鼎之功骄横跋扈,甚至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话:大家(皇帝)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吩咐。
代宗震怒,最终派人杀了李辅国,追赠太傅,谥号为丑。
总而言之,李辅国有大过于国,同样有大功于国,不能与一般的权阉等同。
虽然已经知晓眼前的人就是之后的李辅国,但还是那句话,这些历史都不能为外人道,所以崔耕假装不识。
他继续问道:“李静忠,你究竟想让本王,帮你什么忙呢?”
第1649章 藩使贺千秋
李静忠没有正面回答他,而是再次磕了一个响头,道:“仔细论起来,奴婢是越王一系的人哩。当初奴婢初进宫时,伺候的就是高力土高公公。先天政变,高公公惨死,奴婢也吃了挂落儿,被免去了一切职司。直到今日,才是一个小小的六品官儿哩。”
崔耕不置可否地道:“然后呢?”
李静忠吞了吞口水,继续道:“奴婢在皇宫内,看来是没什么大出息了。如今陛下有意立齐王为太子,要为他选一个东宫总管。奴婢不才,想去试试,还请越王为奴婢美言几句。”
崔耕有些奇怪,道:“我为你美言?你就不怕起到反效果?毕竟本王和大唐朝廷的关系,众所周知,可是不怎么好啊!”
李静忠道:“您是和当今的大唐天子关系不好,却不是齐王李子峤。您想啊,若是陛下百年之后,没有您的同意,他李子峤能坐稳皇位吗?再说了,陛下对李子峤有防备,而李子峤对陛下未必就没有防备。陛下为他选的王宫总管,他未必会放心哩。您平时远在岭南道,鞭长莫及,他对您的人倒是不会怎么顾忌了。”
“行啊,分析得不错,有你这么一说。”崔耕将那礼单折了起来,道:“这礼物我就收下了!”
收了礼,就是肯办事儿,李辅国大喜过望,再次磕头,道:“多谢越王千岁!”
崔耕摆摆手,示意起来说话,接着又对着门外喊道:“来人,拿五百贯钱来给元先生和李公公。”
元载有些疑惑道:“这……这不妥吧?”
“有什么不妥的?”崔耕笑着解释道:“元先生正是苦读之时,这些钱拿去,买些补品,好好补补脑子。来日元先生金榜题名,本王也算有襄助之功嘛,哈哈。”
这么一说,元载就不好拒绝了,道:“借越王吉言,谢谢越王千岁,元某就受之不恭了。”
……
……
虽然崔耕答应帮李静忠美言,然而实际上,这事儿没那么简单。还是他身份的问题,他的身份太尴尬了,没事儿去勾搭齐王干啥?李隆基能不多想?很容易就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所以,他得找个合适的机会。
想瞌睡遇到了枕头,很快的机会来了,齐王李子峤主动相邀,要他过府一叙。
这里面肯定是有李隆基的意思,不然李子峤肯定不敢这么名正言顺的邀请自已,不管是谁的意思,反正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替李静忠说话的机会。于是崔耕带着杨玄琰、剧土开、黄有为、凌十三,往齐王府而来。
没错,就是凌十三。自从上次之事后,崔耕觉得他表现还不错,再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自已也有救命之恩,所以把他留下来了,现在已经正式加入了越王府,在崔耕身边效力。
以往经常跟在崔耕身边的李白,最近因为最近比较闲,正好又遇到了李林甫的女儿李腾空,于是旧情复燃,打得火热。崔耕乐得成全,就给李白放了长假。
简短截说,齐王府大开中门,冒牌李子峤和吉温一起,将崔耕一行迎进了府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