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

奋斗在盛唐 第1267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庆祝活动的主要地点,就在皇宫兴庆宫的花萼相辉楼旁边,勤政务本楼前的广场上。
花萼相辉楼乃当时的‘天下第一楼’,楼分三层,高过十丈,位在江西的滕王阁、湖北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山西的鹳雀楼,这四大名楼之上。
李隆基和文武大臣,乃至各国使节,高坐花萼相辉楼上,对广场上的庆祝活动一览无遗。
这庆祝活动可太盛大了。
金吾及四军兵土陈仗而立;太常寺负责演奏大型的音乐;教坊司负责大陈山车、旱船、走索、丸剑、杂技、角抵……等杂技百戏。
到了下午,教坊司又引上百匹大象、犀牛、舞马隆饰入场为戏,场面十分壮观。
更关键的是,这些表演不仅仅是给贵人们看的。
花萼相辉楼和亲政务本楼,都在兴庆宫的西南脚上,与东市只有一墙之隔。
八月初五这天,全城的百姓,都可以经东市进入兴庆宫,到达勤政务本楼前的广场上,观看这些表演。运气好的话,甚至会被李隆基叫到花萼楼上略微交谈几句,赐予酒食。
正所谓“八月平时花萼楼,万方同乐是千秋”。
花萼楼下表演精彩之极,百姓们兴高采烈,叫好之声甚至欢呼万岁不绝于耳。
任谁见了,都得赞一声,好一个太平盛世,盛嘉年华!
莫说各国使节了,就是崔耕见了这副场面,都一阵阵心潮澎拜,觉得自已多年对李隆基的隐忍,都得到了回报。自已百般克制,不愿意和大唐朝廷之间掀起战火,还不是就是为了百姓们享受太平,安居乐业吗?
“越王千岁,准备了!”
正在崔耕胡思乱想之际,宦官鱼朝恩来到他身旁,低声提醒。
崔耕微微一愣,道:“嗯?准备?准备什么?”
鱼朝恩道:“当然是给陛下献境啊,这可是今天的重头戏。”
献镜?
崔耕当然明白,既然这千秋节是为了给李隆基庆祝生日,那给皇帝送生日礼物,就是千秋节的必须环节之一。
按照惯例,群臣们送的礼物,乃至于李隆基的回礼,都是精美的镜子。
有李隆基的御诗为证:“铸得千秋镜,光生百炼金。分将赐群臣,遇象见清心。台上冰华澈,窗中月影临。更衔长绶带,留意感人深。”
但是,各国使节送的礼物,就不指定非镜子不可了,允许他们自行选择。
崔耕不由得暗暗寻思:原来回纥人以一只猞猁威胁,逼着李隆基答应他们的条件。现在回纥二王子药罗葛骨力裴罗和三王子达鲁玛尼格都在,看他们那胸有成竹的样子,恐怕……要出什么幺蛾子啊!就是那位,隐忍到现在,也该动手了吧?
第1690章 史镜与人镜
按程序,给李隆基献礼物的次序为:朝廷四品以上的官员从小到大排列、各国使节、朝廷亲王、最后是太子。所以,崔耕其实是献礼的倒数第二位。
他早就准备了一面高约三丈的玻璃镜,这么大的镜子虽然罕见,但也很难称得上绝世之宝。
崔耕献上此镜,既符合他越王的身份,也不会显得太过谄媚。
在崔耕的预想中,这场献镜之礼如果要出事儿的话,应该在自已献镜之前,回纥使者献镜的时候。
然而,出乎他预料之外的是,在群臣献礼之时,就出事儿了。
当是时,李隆基面南背北居中而坐,武惠妃和赵丽妃在两旁相陪,其余人等分列两厢。
宦官鱼朝恩高声念道:“黄门侍郎、中书门下平章事张九龄,献……献……献……”
他吞吞吐吐,声音越来越低。
张九龄却面色丝毫不变,道:“本相到底献了什么,鱼公公尽管大胆地念出来!若陛下怪罪地话,由本相一力承担。”
李隆基一听,就知道张九龄的献礼有问题,沉声道:“鱼朝恩,你大胆地念!朕恕你无罪!”
“是……是……”鱼朝恩哆里哆嗦地道:“张……张九龄献《千秋金鉴录》一本。”
“啊?张张九龄献的不是铜镜,而是什么《千秋金鉴录》?”
“这……这不是给陛下找不痛快么?真是好的胆子!”
“谁知道张相是怎么想的?就算他想给陛下提意见,也用不着现在吧?”
……
群臣们议论纷纷,外番使节们交头接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