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耕奇怪道:“既然藤原家族有你们兴福寺的支持,又何必请鉴真大师……”
“何必请鉴真大师来扶桑,主持扶桑佛门?”贤璟和尚主动接话道:“其实藤原武智麻吕大人也是有迫不得已的苦衷的……”
然后,他简要的将此事的来龙去脉解释了一遍。
扶桑佛门,如今已成为扶桑朝廷、各级贵人之外的第三大势力。就是以藤原家族的权势,处理起来,都感到颇为棘手。
但是,扶桑佛门侵占了大量的财富、田地,不纳税,奢侈腐化、骄奢淫逸、不事生产,不整顿又不行。
于是乎,藤原武智麻吕想出了一条折中之计:来的和尚好念经。让鉴真和尚主持此事,自已再从中斡旋。如此一来,怨归于鉴真而恩归于藤原家族。
所以,鉴真一到萨摩港,贤璟和尚就受藤原武智麻吕之命,前来责难,甚至表现出势不两立的态度。
然而实际上,在临来之前,藤原武智麻吕已经传下了命令,贤璟此行许败不许胜。
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来,迷惑扶桑佛门;二来,替鉴真和尚立威,试想,连鼎鼎大名的兴福寺贤璟都败在鉴真和尚的手下,其他人还用提吗?
然而贤璟和尚也有自已的小九九,认输可以,但得输得漂亮,输得光彩。最好是自已展现了足够的力量,让信众们叹为观止之后,再主动认输。
没想到,鉴真和尚如此厉害,竟然一点机会都没给兴福寺,让他完全下不来台。
崔耕听完了,暗暗寻思:兴许贤璟和尚还没说谎。在历史上,鉴真先退一步,承认“自誓受戒”的部分合理性。兴福寺的和尚随后就表示,已经被鉴真折服。
这事儿固然可以解释成,双方经过多次交锋,鉴真的实力明显占优,兴福寺不得不妥协。双方在世人面前,演了一场“惺惺相惜”的好戏。
但也同样可以解释成,兴福寺的和尚们,本来就跟鉴真是一伙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做戏。
想到这里,崔耕道:“照大师的说法,您是受藤原武智麻吕大人之命,全力配合鉴真大师整顿佛门了?那可太好了,咱们以后得多亲多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