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耕意味深长地道:“罚了不打,打了不罚。这些人自知罪孽深重,不打他们这一顿,他们又怎能安心呢?”
其实,崔耕这是采取历史上的故智。
在历史记载中,高仙芝破小勃律,立下盖世奇功。但他为了独得此功,没有让自已的上司四镇节度使夫蒙灵察为自已报功,而是自已向朝廷请功。
当高仙芝一行人回到河西时,夫蒙灵察对他百般折辱,夫蒙灵察手下的部将护程千里,毕思琛,王滔、康怀顺、陈奉忠等人,更是对他十分无理。
但没过多久,唐玄宗就任命高仙芝代替夫蒙灵察任四镇节度使。、
高仙芝上任之后,把程千里喊来骂道:“你外表是个男子,但内心却像个娘们,算什么东西啊!”
又对毕思琛说:“你夺走了我城东的一千石种子田,还记得吗?事到如今,你指望我能善罢甘休吗?”
……
好好威胁了诸将一遍后,他又命人打了他们一顿,放了回去。从那以后,高仙芝对四镇如臂指使。
今日之事和高仙芝的事,事不同而理同。
如果崔耕对各峒主、贵人温言抚慰,他们反而要担心崔耕秋后算账了。
相反地,崔耕直接狠狠打了他们一顿,以前的事儿就算有个了局,大家也就放了心。
果不其然,这些人尽管被抽了个不轻,但面上都放松起来,齐齐跪倒在地,高声道:“多谢越王千岁赐罪!”
崔耕道:“起来吧,尔等以后可要本分做人,遵守本王的谕令。若再敢兴风作浪,定斩不饶!”
“不敢!”
“这还差不多。那你们就赶紧整顿部众,改旗易帜,准备迎接本王的大军吧。”
“遵旨!”
现场众僚人打出了大唐越王的旗帜,算是彻底投降了。
功夫不大,有人来报:“启禀越王千岁,封常清将军已到,请求觐见!”
杨玄琰心思灵动,咽了口吐沫,道:“不管怎么说,这次封将军也是立了大功一件,父王您就……莫惩罚他了吧?”
第1777章 芥蒂一扫光
杨玄琰的这番担心不无道理。
一般来讲,西原乃是百峒的主场,要偷袭绝非易事。
这三支兵马之所以偷袭成功,是因为百峒掉以轻心了。而百峒之所以掉以轻心,是因为他们都出现的有些不合常理。
首先说五诏联军。
莫看慈善公主说得轻描淡写,但若没有强硬而又巧妙的手腕儿,这五诏怎么可能联合起来,奉崔耕的儿子为主?就更别提什么,不打南诏而来找西原百峒的麻烦了。
只能说,崔耕只给了慈善公主一点名义上的帮助。这位六诏之地的奇女子,就绽放了比历史记载中更加璀璨的光芒。
其次再说吐蕃和剑南道的联军。
从地理上讲,剑南道和西原隔着崇山峻岭,根本就难容大军通行。
论弓仁和王君毚派出联军偷袭,不仅非常困难,而且很容易就全军覆没。
若不是论弓仁和王君毚都是当世名将,看出了西原百峒的威胁;若不是他们艺高人胆大,敢于冒险。若不是他们和崔耕的关系不一般,愿意主动为之分忧。三点任缺一点,这路偷袭的兵马都不会出现。
最后,就该说封常清这路援军了。
他们最为奇怪。
没错,从道路交通来讲,岭南道派出这队偷袭的人马,最为容易。但是,岭南道现在不该竭尽全力,攻打道州吗?岭南道的官府怎么就敢分兵偷袭钦州呢?这到底是何居心?
尤其是封常清!
崔耕待封常清不薄啊,一直命他坐镇中枢,统领岭南道兵马,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封常清现在放着在道州的崔耕不管,来钦州算怎么回事儿?就算结果是好的,想必崔耕也会对封常清心中大生不满。
崔耕摆了摆手,道:“玄琰不必多说。本王自有主张。来人,宣封常清觐见!”
“宣封常清觐见啊!”
在施浪诏军土的呐喊声中,封常清满身甲胄,迈步上了彩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