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旨!”
有殿前武土抬了李林甫的尸首就走。
稍后,李隆基打点精神,对众朝臣道:“李爱卿仙去,宰相就缺了一名,到底何人顶替,大家议一议吧。”
“我推荐给事中房琯。”
“微臣以为御史大夫李适之比较合适。”
“刑部侍郎裴耀卿清正廉洁,可堪此任。”
……
群臣顿时就像闻着臭味的苍蝇一般,被转移了注意力,推荐起自已心目中的人选来。
最终李隆基拍板,让给事中房琯担任宰相。
此人不但学问好,还有些政绩,最关键的是性格比较温和,是各方都能接受的人选。
再然后,就该商议中枢令或者首辅的人选了。
按说资历最高的人就得说是兵部尚书王晙,但他连连摇头,表示难堪大任。
王晙不当首辅,裴光庭是要脸的人,自觉比不上王晙,也不愿意当。
老好人源乾曜倒是想当,但李隆基不大放心他的能力。
最终,是刑部尚书陈希烈捡了这个便宜。
陈希烈此人能言善辩,往昔一直是李林甫手下的头号走狗,让他咬谁就咬谁。今日终于媳妇熬成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