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冉清悠鼠标在所有人姓名上扫过,“毕竟上次在第六代项目组就专门找的年轻的,也是想培养新人避免断代。”
当时想法是老人带新人的, 结果老人都脱不开身, 担子阴差阳错的落到了冉清悠肩膀上。好在冉清悠和其他年轻人扛住了重任,没掉链子。让研究所更加有了培养新人的底气在, 愿意相信年轻学者,为他们提供机会和科研条件。
“你们学科这点做的挺好的。”谭雅对此表示了认同。
“确实。”虽然不知道能有多少效果,但好歹有想法有行动了,总不能让年轻人连发展的机会都没有。
“你的实验怎么样了?”冉清悠问。
“还那样。”谭雅靠在椅子上叹了口气,“现在暑假我让学生们都放假去了,实验卡在这儿不放假也是浪费时间。”
硬耗下去下去也没什么意义,可能放假回来就调整好了呢。
冉清悠安慰的拍了拍谭雅的肩膀,希望她能快点渡过难关。
晚上吃过饭,冉清悠正坐在谭雅的大写字台前看资料,突然听旁边正在刷手机的谭雅开口问道:“梁华林?这个名字好耳熟,是不是咱们学校毕业的?”
“梁华林?”冉清悠把手里的笔放下,坐着椅子滑到谭雅身边,“他是我师兄。”
“啊?他也是邵教授的学生?怪不得名字这么耳熟,可能听你提过。”谭雅恍然。
“他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冉清悠焦急的问道。
“哦,你看吧。”谭雅把手机递过去。
冉清悠接过手机一看,是梁华林实名举报系主任学术造假、骗取科研经费的帖子。
冉清悠想起了研讨会时梁华林的为难和困惑,想起他几次问老师如果他失业了要怎么办。还有那天他和老师聊了一宿,说的应该也是这件事。
“如果都是真的,你师兄也太勇敢了。”谭雅赞叹。
举报自己的直属领导。就算后面证实是真的,梁华林说的一点问题都没有,也没人能保证这件事对他今后的事业不会有负面影响。
事实上就是会有人觉得他是在多管闲事,认为他破坏了行业内的“潜规则”。
梁华林的举报帖逻辑清晰内容详实,配有充分的证据,连发票复印件都有。
帖子最后梁华林表示他已经将更完整充分的证据上交给了学校,等待学校的调查结果。
冉清悠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看完直接说不出话了。
“你师兄真勇啊。”谭雅看完了忍不住再一次感叹,“他还专门提了希望系主任的学生和自己的学生都不会受到牵连,能看出作这个决定也是经过强烈思想斗争的。”
“是啊,梁哥和系主任之中不管最后谁有问题,带的学生都会受到影响。现在只希望学校能处理好,把对学生的影响降到最低。”冉清悠说完打开自己的手机,这才发现梁哥的帖子是中午发的,好几个群里都有人转发了,不过冉清悠没看聊天就没发现。
因为事情敏感,帖子被转发到群里却没什么人讨论,估计都私聊去了。老师们都不敢在几十人的群里这种半公开的场合发表意见,学生们倒是没这么多顾虑。
冉清悠在的实验室的学生群里,聊天内容已经100+了。群里一共十个人,人不多说话也就不那么注意。
冉清悠看到的时候一位学弟正在说系主任的学生太惨,梁华林举报系主任学术造假有可能牵扯到系主任之前的学生,到时候真查实了被取消学位还不恨死梁华林。
“为什么要怪师兄,如果被查实了不应该也是系主任的错吗?”冉清悠忍不住回复。
回复完了又有些后悔,觉得自己语气太过强硬了。
虽然身份都是学生,但冉清悠也清楚邵教授现在的其他学生并不能用同等身份去看待自己。她用这种语气回复,在别人眼里或许变成了压迫。
“不好意思,”冉清悠回道,“可能我语气不太好。但我认为学校在调查之后也会考虑到学生和导师身份之间的不对等,考虑到学生无法反抗导师的要求,不会一刀切对所有学生都采取取消学位的处理方式的。”
“学姐说得对。”
“学姐说的有道理,我也是这么觉得的。”
冉清悠消息发出去后,群里只剩下了赞同的声音。
“所以这位梁教授是咱们师兄吗?”有人在群里问。
“我刚搜了资料,是a大毕业的吧。”另一人回道。
“是的,”冉清悠回道,“梁华林教授是a大毕业的,而且也是老师的学生。”
冉清悠抿着嘴想了想,“我并不是因为梁华林教授是咱们师兄才说他没错的。梁教授是在有理有据的情况下提出合理质疑,并不是滥用举报权利,所以我觉得他并没有错。”
发完这句话后冉清悠就将群聊退了出来,没再关心后面又发了什么。
“怎么了,担心你师兄?”谭雅问。
冉清悠叹了口气,“不光是吧。只是突然意识到很多人不觉得梁哥举报事情有多严重,因为有人这么做了,做的人多了错的都成了正常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