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坐下道:“急倒是不急,不过先来告诉大奶奶一声,节后再请一样的。也不是为我,是我想着替媛姐裁几身四季衣裳,所以不费官中的钱,我自己拿钱出来,也不费家里的人,外头请人做。”
翠华一听是为媛姐做,又见她拿了银子出来,乐得赚她一点,便叫瑞雪收下银子去请人,“等明日中秋过了再去请,正好有几个丫头也要添做冬衣。”一面吩咐茶果,回过头来向玉漏笑着咂舌,“三奶奶真是替老太太想得周到,怨不得老太太喜欢你,连老太太还没想到为媛姐置办这些个。”
“老太太是忙得没想到,你看今年这中秋,赶上四妹妹的事有准了,来了这么些亲戚来道喜,她忙着应酬那些老太太太太们还应酬不完。媛姐如今是在我院里住着,我还能当看不见?”
翠华轻乜着笑,“回头告诉老太太,老太太少不得又要夸你了。”
玉漏听出讽刺之意,也不分辨,只管微笑着。
恰好此刻有个婆子提着几盒点心,拧着两匹缎子进来。翠华还隔得远远的一看就看出不是什么好料子,准是哪家穷亲戚节下打点的,和那婆子好笑起来,“这点东西还拿来我过目?你们照着单子入库就是了。”
那婆子走进碧纱橱来,看了眼玉漏,笑回,“晓得奶奶今日忙,原不该拿来给奶奶过目的,可这是连亲家府上送来的。来的人说,亲家太太特地交代了,一定要给奶奶亲自过目。”
玉漏脸上难堪,她娘实在小家子气,就送这点子东西还唯恐人不记得她的人情似的,一定要拿到人前现眼。
那翠华暗瞅她一眼,偏当着她的面叫那婆子把两匹缎子抱进来,拿手捻着一角,笑道:“这样的缎子咱们家还真是少见。”
是差得少见,玉漏听出来,只得道:“留着赏底下人裁衣裳吧。”
翠华收回手一笑,“赏下人,就怕三奶奶多心。”
“有什么可多心的?不过物尽其用罢了。”
翠华便向婆子吩咐,“三奶奶既这么说了,那就抱去入库,等年下拿出来给丫头们做衣裳。那些点心也赏给丫头们吃吧,老太太从不吃外头的东西。”
玉漏脸上有些热辣辣的,不过又怨不上她娘,难道大节下不许她送礼来?这府里的人更要议论她娘家连个礼数也不懂了。也怪不上翠华。稍坐片刻再坐不下去了,便告辞走了。
只待玉漏一走,翠华便一面打发瑞雪将给媛姐裁衣裳的事散布给络娴那头听,一面回到卧房里叫兆林起床。
今日因是中秋,合家团聚,不许他出去,所以兆林就赖着不起。早上人进人出的吵闹得他本不耐烦,又见她叫,益发没好气,“叫我起来做什么?不是有你操持?我起来也不过是闲坐着等下晌的酒吃。”
翠华索性走去揭了被子,“我操持里头,外头你就不去忙去?相公们都来了,还有几位大人来访,老爷才刚打发人来喊你倒外头去陪,已经来人摧过你两回了。”
一听是大老爷叫,兆林未敢捱延,忙起来洗漱更衣。翠华斜着眼在榻上看他,也不知哪世的冤家,夫妻一场,倒常日见不到他人!从前有个林萼儿,现今听说烦了,又缠上来个秦莺,裹着他一天到晚不归家。
纵然她再大度也不免生怨,料他未必会这样老实,今日外头兰街灯市好不热闹,他岂有不偷着出去的道理?因而冷笑着嘱咐,“你今日可老实点,席上是一定要在的,倘或老太太看不见你,你看她问不问。”
“晓得了晓得了。”兆林换好衣裳,从镜前向榻上行来,“我还能往哪里去?先给我盅热茶吃,吃过好往大老爷那头去。”
翠华又是冷哼,“又是萼儿又是莺儿的,你还怕没去处?”
兆林歪在榻上好笑,“你又知道莺儿?”
“哼,你想瞒我?也要看你瞒不瞒得住!”翠华早使人打听清楚了,说是镇江府新搬来的,比先前那个林萼儿还会花钱。不过他这一向倒不朝家里伸手要钱了,反悄么往家抬银子。
她半喜半忧,免不得要嘱咐他两句,“我劝你醒着神,你在衙门里那些事,给老爷知道了,看他打不打你。”
兆林却不大所谓,呷着茶道:“打我做什么?你当他老人家在衙门里就干净?自古来有几个做官的手上是干净的?连朝廷还睁只眼闭只眼呢,你也犯不着来管我,横竖你只管把银子收好了就成。”
翠华啐了一口,转头也笑,“能赚钱是好事,只是你不要傻,外头那些女人你以为真是为你?还不是为你那几个钱。”
又来了,兆林一脸懒得听的神气。翠华便叹,“我说多你两句嚜,你又要说我吃醋。”
兆林忙笑着摇手,一副讨饶的样子,表示不想和她因此事纷争。吃过茶到外头应酬了一会相公们,趁大老爷没注意,仍拣个空子溜出来往秦家院去。
甫进院门,就听见屋里玉娇在抱怨,“今日中秋,阖
家团圆的日子,他怎好撇下家人往咱们这里来呢?妈不要想了。”
那秦家妈接嘴道:“也是,他们那等人家,这时候自然是忙。可咱们娘俩也实在冷清,不防预备几个酒菜,请隔壁张家妈和她两个女儿来吃。”
玉娇懒懒地笑着,“人家倒有客,您竖起耳朵听,是不是在吃酒?她们姐俩的客虽不算大富大贵,可都是有人情味的,这节下,还要抽个半日空子出来陪他们这里乐。不像咱们那位大爷,这时候家里热热闹闹的,还想得起我么?”
说着款款走出正屋,在小院中撞见兆林,把脚步陡然一顿,先是一笑,而后又翻着眼皮别开连,“你不在你们府里头好吃好喝,到我这里来做什么?”
兆林反剪着双手笑,“我不来,还不知你背地里要如何埋怨我呢。”
实则玉娇猜到了他要来,才刚就听见他马车的声音,是故意埋怨给他听的。她却把嘴一噘,不理他,仍旧钻进灶间。未几端着碟月团饼踅回正屋,见秦家妈手朝楼上一指,便端着上楼。
兆林立在窗前看河上许多游船画舫,才子佳人,好不热闹,回头对她说:“不如我们也到船上去?”
玉娇自在榻上坐下,一副兴致缺缺的样子,“不去,没意思。”
兆林又道:“那我领你到庙里去拜拜?”
她还是那懒懒的样子,“一去来回,少不得要耽搁到傍晚了,你难道不回去吃家宴?仔细你们老太太瞅你不在家,又要生气打你一顿。”说着便凄凄地叹了口气,“你又何苦来呢?来坐几个时辰,又要家去。”
那神情不像是抱怨他,倒像是在自怨自艾。兆林有时候觉得她藏着许多心事,问她她往往笑一下就过去了,又故意要露个苗头给他看。也许就是这份神秘,使他到那股新鲜劲迟迟过不去,喜欢她的时刻比他自己预想的还要长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