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闻言后嘴上附和, 心里不以为然。
古代确有喜欢巡狩的明君, 但没见过带着妃嫔宫女行宫乐人巡狩的明君。
杨昭与自家二郎三郎熟悉,李渊与太子杨昭的关系也较亲近。
李渊很欣赏太子杨昭,常与朋友说若杨昭继位,定是一位仁明之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太子的臣子,是他们的幸运。
杨昭身死给了李渊很大的打击。
他素有济世安民的念头, 才会给二儿子取名为“世民”。
在这之前,李渊只是想成为如高颎、杨素那样的国之重臣, 稍稍一点的奢望也就是结局要比高颎、杨素好,不仅自己一辈子得皇帝信任,自己的儿子们也能成为国之重臣。他所想的“济世安民”, 也只是身为臣子辅佐君王济世安民而已。
但跟随杨广御驾亲征这一路, “皇帝”的光辉形象在李渊面前缓缓崩裂。
杨昭之死, 给了李渊原本理想重重一击。
文臣武将, 当生活足够富足后,“利”已经满足,想要的就只剩下“名”。
这样的皇帝,真的能完成自己济世安民的愿望吗?
李渊很早就对杨广生出了不满和警惕之心,太子之死,第一次让他对杨广生出了不屑之心。
这样的皇帝,这样昏庸还不自知的自大愚蠢皇帝,凭什么立在自己上头?
如果是自己,如果是自己……
他打了个颤,警觉自己居然生出了忤逆之心,惊出了一身冷汗。
李渊赶紧将心中的僭越之意抹去,但念头一旦升起,就在心底扎了根,只等一场风雨发芽。
李世民和李玄霸得知太子病逝后,立刻向杨广请求回去拜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