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951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远航计划是非常庞大的,牵扯的很多技术也需要严格保密,计划本身也有很大的风险,开放采访就显得非常高调了。
如果中途出现问题呢?
前期所有的宣传都会成为笑话,变得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再拿出来观看也会感到哀伤。
实际上,高调的宣传是航天飞船公司和决策层一起做出的决定,因为低调根本没有任何的意义,计划本身庞大到根本无法保密。
如果航程中途都出现了什么问题,只要和动力系统有关,就会是非常重大的灾难事故。
到时候,天航飞船就根本不可能再返回地球了。
上面的人员也没有任何几率能够生还,飞船本身也只能永远的漂泊在太阳系内,并在未来某一时间受到撞击而解体。
这种灾难性的事故,也会导致航天飞船公司直接破产了,公司可以直接宣布倒闭了,种花家也跟着承受重大的损失。
那种情况下,宣传还是不宣传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一切就按照‘必定会成功’去做,计划开始前就干脆公开接受采访。
时间飞速流逝,转眼就到了开放采访日。
一大群的媒体记者涌入了天航基地,他们的活动区域还是受到限制的,只能在广场和生活区进行采访工作,也只能远远的对天航飞船进行拍摄。
航天飞船公司对于宣传非常重视,管理层人员公开的接受采访,表达了对于远航计划的信心。
总经理臧春来到广场上接受媒体的采访,他周围围了一大片的记者,开口就表达了对远航计划的信心,“我们坚信计划能够成功。”
“我们做好了一切准备。”
“所有人都非常专注于工作,并对于每一部分进行了详细的测试,各部分运转状况良好。”
“我们用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于远航计划进行了模拟。”
“这次的目标,最主要就是对于木星以及木卫二的探测,千隼飞船的性能足以完成登陆任务。”
“届时,我们也将会公布登陆画面……”
第六百四十七章 开放采访日,酷炫技术以及怪异的组合
臧春来表达了对于计划成功的信心。
他之所以不断强调信心,是因为舆论上普遍担忧计划会出现问题。
天航飞船的性能再高,但也没有真正进入过地球外的太空,到目前,飞行最远点距离地球也只有1200公里,直接进入宇宙空间航行,速度还是显得有些太快了。
不过臧春来说的再多,他个人没有什么权威,在航天飞船公司内部还好一些,放在整个种花家来说,就没有什么影响力了。
所有人都知道,计划最重要的是王浩。
来天航基地采访的记者都希望能够见到王浩,有些记者达到了目的,他们在广场边缘通往控制室的路上,见到了正在朝前走着的王浩。
在计划的前两天,王浩的工作实在太忙了,即便是公开的采访活动,他都没有时间来参加。
当碰到媒体记者的时候,王浩还是停住了脚步,他和朱启强招呼了一声,朝着赶来的记者点了点头,意思是可以简单说几句。
记者当即凑过来就问道,“王院士,说说这次计划吧?比如,工作准备,一些计划内容,什么都可以。”
王浩点头道,“我们为远航计划准备了很久,包括各项关键技术,包括计划要完成的工作。”
“实际上,最主要还是让天航飞船进行远距离的航行,这是最主要的目的。对木星进行探索只是预定了一个目标,木卫二确实是值得探索的星球。”
“如果抵达木星周边时,评估登陆木卫二会有危险,我们也会终止登陆,最重要的还是保证天航飞船的安全,保证所有人员的安全。”
“我对于远航计划有信心,这不只是口头上说说的。天航飞船的登舰名单上,还有我的学生丁志强,还有我的朋友保罗,我想,这已经足够说明我的信心了。”
王浩说的内容就要比臧春来实际多了。
臧春来就是一直空口白话的表达信心,而王浩直接说明有危险就终止登陆木卫二的计划,显然就要现实太多了。
另外,登舰人员名单上,还有王浩最看好的学生丁志强。
现在丁志强不能说是‘学生’了,已经成为最顶尖的物理学家、科学家。
如果王浩对于远航计划没有信心,或者意识到有很大的风险,他不可能让自己亲近的学生参与,保罗菲尔-琼斯的也是很有说服力的,王浩的很多研究都有保罗菲尔-琼斯参与。
保罗菲尔-琼斯和丁志强一起参与计划,也就说明了计划的安全系数很高。
王浩简单说了几句就准备离开,最后还转头说了一句,“实际上,在研发光压发动机的时候,我们就考虑到未来的远航,我和保罗说的时候,他说要担任副舰长,把舰长的位置让给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