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幸前去迎接世子的两人已经顺利出了城。
而当苏瑾言意识到李显舟这个人可能是匡义军的时候,他很快就想到了他们的意图, 无非就是顺利拿下苏城,那么再反过来推他们想做什么就很简单了。
要拿下苏城首先就得控制都尉府, 其次才是苏州府和侯府, 而只要控制了都尉府, 其实其余两者便已经形同虚设了,但苏州属于老侯爷的封地, 整个西南都在老侯爷那四十万孙家军的威慑范围之内, 那么匡义军拿下苏州甚至整个西南三州所要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别的, 也不是京城, 而是老侯爷。
如此,原本不堪一击的侯府就变得至关重要起来, 因为侯府里住着老侯爷所有在意的家人。
所以首当其冲的一定是侯府, 且对方一定是察觉到了什么才让孙子显两次前去试探, 他们必然要拿世子离开封地这件事来做文章,也只有这个理由能同时惊动都尉府和州府两方势力。
再想到这段时间整个苏城都在戒严, 都尉府不断增加巡逻的兵力, 所以不难猜出匡义军余孽的人数不会太多, 因为他们没有机会进来太多的人, 那么他们就只能智取。
如此情况他们又该如何拿下都尉府呢?
趁虚而入, 偷其不备。
李显舟一定会想办法将都尉府和州府之人同时调虎离山, 看似危机在侯府,实则都尉府和州府才是最危险的, 所以不管他们当时能不能闯入侯府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李显舟背后的人能及时拿下都尉府和州府,等到那时候闯不闯侯府的已经不重要,整个苏城都在他们的控制之下了。
也就电光火石的时间,所有思绪迅速在苏瑾言脑中过了一遍,所以只要他能阻止匡义军对都尉府动手,本质上就能阻止整件事情。
然而他们最直观的问题还是缺人,苏瑾言当机立断想到了孙大勇,因为没有别人了,胡岸在都尉府碰了壁,没有找到唐将军也没见到孙子显,但他碰到了孙大勇。
苏瑾言知道他是老侯爷的庶长子,除此之外没有半点了解,但是却不难猜出他是个没有野心之人。
因为他可是老侯爷的长子,可他却心甘情愿在左都督这个虚职上一待就是二十年,换做是旁人只怕早有取代唐孝杰之心,且这么多年他似乎也并未对侯府整出什么幺蛾子来,苏瑾言由此判断此人并无太大野心,亦或者能力平庸甘于现状,而且由此还可以推断他至少是一个胆小之人。
根据这些,苏瑾言便断定孙子显所要做之事必然不会告诉他,甚至还会想办法瞒着他。
所以在最后关头,苏瑾言才想见他。
而事情也确实如苏瑾言所料一模一样,孙大勇对即将发生的事一无所知,他甚至都不知道孙子显和唐孝杰今晚去了哪里,在听了苏瑾言的推断之后他更是满脸的震惊和不相信,他不相信他的儿子会做出这种大逆不道之事。
可正如苏瑾言所说,信不信的很快就会知道,但眼下最关键的是让都尉府做好防卫,否则一切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