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稻亦收割了,仙使请看这稻谷,粒长饱满!舂的稻米也是色泽润白,米香浓郁。”
“且亩产有十石,足足十石!”
十石,是秦时最高亩产粟五石的两倍,可说仙稻已成为大秦目前最高产的五谷主粮!
十石,也才约后世六百斤而已。
与后世杂交水稻最高产三千斤相比,这十石简直不值一提。
但这水稻是种性稳定的普通稻,而非杂交高产稻。而后世的普通稻,亩产也就在六百至一千二百斤之间。
“能有亩产十石,着实不错了!”周邈也高兴。
“不过,我已经见过水稻高产丰收之景了。”
“南方天暖,此轮巡回大典经过楚越之地时,水稻已经收割。亩产没有萧左丞精耕细作来得高,但也有六七石,也算是丰收了。”
因为这个原因,举行赐福大典时,淮汉以南又是场场人满为患!
差点让他以为又出了什么‘粉头’暗中策划。
最终
查实,只是黔首为感谢仙使带来高产仙稻,全家老少都自县中各地赶来拜谢。
萧何作为治粟内史左丞,年尾岁首时就会收到各地郡县的粮产情况汇总。
但现在能提前从仙使处得知南方楚越仙稻丰收,也是一桩乐事。
“如此一来,今明两岁,黔首不惧饥饿了。”
周邈又想起一事,“我沿途还传了点小道消息:南地水热优渥,水稻或可两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