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竹林终于派上用场了,以前他舍不得让人砍,每年还要分出去在周边种点,沿河现在一大片竹林,风一吹风景无限好——他自己砍起来也欢乐的很。
真的挺好的,虽说现在季节不是繁花似锦的季节,可竹林里依然有不少鸟儿,一派生机勃勃的感觉。
燕长青不希望自己一努力,回头村子变成了城镇,他还是希望尽量保留一些田园风光的。
就像现在,西边一片桐树林,东边一片竹林,其他的田间地头因为这些年他的做派,大伙儿也在一些空地种了些花花草草。
虽然有些人不爱打理,但是到了春夏秋季节,出门不再是单调的农田,大伙儿还是都挺开心的。
砍了竹子,带着一群学徒工,做狮子做龙。
等到学生们过周末回来,也加入进来,连一些工人们闲来无事,也有些会篾匠活儿的人,主动过来帮着做点啥。
燕长青一看,得,有人才,要用上。
带啥学徒工啊,学徒工笨手笨脚的,教半天才只能干最简单的——他是不知道别人给燕二河当老师的痛苦。
这些学徒工虽然在他看来学的慢,至少学得会,而且不会慢条斯理给你讲他的那一套‘道理’。
燕二河的那一套‘道理’,简直就是导火索。
特别是他一脸认真,慢条斯理和你说那些的时候,一家人都习惯他做派了,有时候还会气得吃不下饭呢!
……
发现原来工人里有人才,燕长青立刻就轻松许多。
其实这年头农民会这些活的挺多,乡间用的箩头筐子等,不都是农村人自己编的吗?
虽然本地竹子少,用竹子的不多,但是活儿都差不多,只要会这个手艺的,来了都能干。
而且这件事还提醒了燕长青,现在厂里什么人都有,要说人才,肯定不只这一点啊!
因为不管什么人都要吃饭,而有些手艺,并不一定能立竿见影的给人带来好处,让人吃饱饭。
而很多人因为性格问题,并不都适合去做生意,酒厂就成了他们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