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现在都已经迟到了,高三规定是一点就得进学校开始中午预习课,这一顿饭俩人吃的慢了点,现在都一点半了。
不过江明鹤也不在乎:“没事,我回去给李大蛤蟆说,和燕总你一起吃的饭,他得羡慕死。”
“哈哈!”燕长青笑了起来。“那你等等,我从车里拿两瓶酒,你给李老师带去。”
虽然俩人口口声声喊李大蛤蟆,但是也谈不上多大恶意。
燕长青好歹重生的,他回过头来想一想,虽然李大蛤蟆被学生起了个外号,他自己也不讨好,有时候还喜欢说两句脏话,但是这老师也真找不出啥大缺点来。
和学生们一样五点起十来点睡,平时还要辛苦站在窗户外偷偷观察……至少敬业方面让人没话说,这就足够了!
江明鹤也是快毕业的人了,也挺懂事的,虽然有点可惜:“你那酒不是可出名吗?还挺贵的吧?给他喝……算他占便宜了,回头我看他还好意思说我不……”
燕长青乐的很:“他该说你还说你,不信你看看。就俩月了,忍忍就过去了。真的,好好考,能上大学的话,回头就算去打工,也能当个管理,或者技术啥的,工资高活还少,比高中毕业去打工强多了。”
“放心,我知道。”江明鹤一脸满不在乎的样子。“道理嘛,谁还不懂!这不是具体到事儿上,没法理论联系实际嘛!”
燕长青知道他就这样,看着不在乎,实际上也算听进去了,也就不多说了。
这年龄的人就这样。
……
和江明鹤聊了一个中午,燕长青开上车回家,觉得总算完成了一件大事儿。
没错,他是把这事儿当成一件大事的。
年轻的时候不懂,等到了中年就知道,那时候还能有几个喝酒吹牛无话不谈的朋友,真就挺难得的。
反正自己如今也算是有点小成就了,不认识的就算了,能帮的,肯定还是要帮一帮的。
当然还要看着家伙的运气,现在燕长青可不敢确定,高考的卷子还是曾经他考过的那一套——互联网泡沫都被他搞的提前了,别的他真不敢全部靠‘历史’经验了。
第401章 准备
在家的日子其实也闲不着,燕长青下午到家还没等到吃晚饭,杨文斌又来了。
就是电视台的那个新台长,燕长青曾经给他给出主意,搞戏剧武术比赛类节目的那个。
现在戏剧节目已经搞的相当火爆了,地方电视台,放个电视剧之类的,也都是大电视台都放过的,有些时候广告比正经节目要多的多,所以收视率什么的根本谈不上,都是本地人才看。
不过有了个比较引人注目的节目之后,就慢慢出圈了。
杨文斌能靠家里要来资源,自己再拿出来个好节目,两相结合,产生的效果绝对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
所以他来的时候,提了几条烟,还有一些补品之类的,算是来感谢的。
杨文斌也没法,他知道燕长青回来了,但是他怕找不到人,还是让祝昌盛提前帮他联系了下,知道下午这会儿燕长青刚好在家,他就立马跑来了。
到了之后就是感谢,说的还都是实在的:“现在节目效果挺好的,在省外都有不少观众了。所以我觉得打广告效果还不错,接下来我努力干,争取把这个节目搞好点,对得起你出的好主意。”
这档节目名义上都是市场和网站赞助的,台子上布景到用的物品,基本都来自桃树乡市场。
当然也只有这些东西,杨文斌是一毛钱都不打算要,本来主意是燕长青出的,金点子无价嘛!
甚至从市场拿东西他都打算付款的,但是陈有亮觉得那点东西不值当,都说了赞助了,也不能什么都不出。
燕长青都听说了,效果还不错,出现在节目里的那些商品,销量都有了不小的提升。
其实戏剧爱好者挺多的,看看公园就知道,在公园免费以后,不少中老年人,包括少数年轻人,都喜欢在公园里拉开场子唱两嗓子,围观的还挺多的。
偏偏目前国内还没有这种面向群众的戏剧比赛节目,这个节目就挺好,特别接地气。不管是八十老太还是八岁小娃,只要愿意,都可以来报名参加选拔,选上了就能来电视台唱,在电视上露个脸。
杨文斌现在也算是意气风发了,他来西阳市电视台之前,原本只是打算干出来点成绩,或者干不出来也不怕,反正只要干了,总能找到‘闪光点’的——本来对他来说,来这里就是个过度。
没想到现在他就开始纠结了:“这个节目缺点就是现在太火了,我一个人从开始就跑上跑下,到现在总算体会到了别人说的那什么,就像是自家孩子养大,舍不得了。”
燕长青笑了起来:“怎么了?这是准备高升了?”
“不升了!”杨文斌叹气。“先干个几年再说吧!这个节目现在正红火,我怕我走了,别人来再给搞坏了。”
燕长青点头:“人之常情嘛!其实也无所谓,你要调走的话,肯定是高升对吧?如果能不出省的话,这边你还可以看着点,也不算什么。”
杨文斌想了想:“总觉得不舍得……不过,说起来,我还想搞那个武术比赛节目呢!就你说的,搞武术类的,还是到省台合适点。现在市台有了个戏剧节目,再搞别的人手都有些不够用。”
“不过我要是往上走,现在资历还浅了点,到了省台最多干个副手……嗯,等等再说吧,我还年轻,不着急。回头和家里商量商量,看看能怎么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燕长青挺支持的:“现在这里的省台也没啥好节目,整年就是跟着别人屁股后边追,也没啥意思,正需要你去整顿一番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