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琅丝毫不知自己已被人标记成了猎物,只满腔都是愁思。
自中了探花之后,赵琅一时间声名鹊起,愈发成了旁人眼中的香馍馍。
在外头人人对他倍加推崇,可谁都不知道,他扭身回到赵家,却是个受嫡母自小打压的庶长子。
赵家是陇西的世家大族,家中有可传代的授勋公爵。
而嫡母的亲生儿子,却只比赵琅小两岁。
为了这爵位不旁落,嫡母从儿时就对他提防忌惮,事事只以弟弟为先。
家中的珍藏古籍只有弟弟可翻阅。
聘请来的名师只着重指点弟弟。
所有的政治人脉资源只向弟弟倾斜。
无人得知,他是暗地里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才在层层打压之下,为自己搏得几分才名。
他毕竟不是嫡母亲生,告诉自己只能咽下这口气。
可不能忍受的是,嫡母竟要插手他的婚事。
以赵琅的年龄,原本早就该订亲,可嫡母却道必要他考上功名,走上仕途之后,再为他聘位贤良淑德的妻子,此说法倒也无可指摘,于是他只将心事放在学问上,一门心思钻研,今朝终于考中,位列一甲探花。
谁知嫡母为他挑选的,竟是她母家的侄女李卉琴?
能嫁入赵家,嫡母的母家自然也是高门,可除却家境,那李卉琴是在算不上门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