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报仇
两人重修旧好, 彼此心意相通,再无一丝一毫的郁结。宋令璋熟稔自然地挽着沈辂的手向司礼监走去,一面走一面低声问道:“安王那里, 你可有什么打算?”
“我只想着要夺了他的爵位罢了他的官职, 但是具体却还没有什么计划。”沈辂轻声细语地说道。之前她满心都是如何把
宋令璋扣在自己身边,如何执行如何善后,至于安王这等无足轻重的小卒子,她在一时之间当然顾及不得那么多。
宋令璋闻言只微微一笑:“你若是不介意,我想亲自动手。”上一个觊觎沈辂的先皇都已经被他夺了性命抢了皇位,而这次的安王……只是罢官削爵, 未免太过便宜了他。
沈辂瞟了宋令璋一眼,却见青年隽朗的面容上尽是无辜委屈的神色。紫衣女官似笑非笑,也不点破什么,只是道:“既然你想,那便由你来做罢。”她心里清楚得紧,纵然她也觉得安王令人生厌, 但是君珩恐怕是对安王恨之入骨,多半并不满意她为安王安排的结局。
横竖这件事情无论是他们两个谁来处置,其实都没有什么分别, 既然君珩想亲自处理, 那当然也由得他高兴——更何况, 最适合做这件事情的, 莫过于君珩手中的皇城卫。
果然, 不出一个月的时间,安王便被镇法司压入天牢。皇城卫如狼似虎地闯入王府, 将府邸抄了个干净,却难得手下留情允许安王府上的姬妾各自归家。沈辂在宫中听闻了消息, 也只是漫不经心地一笑,便继续伏案看手中的奏章。
*
“安王殿下。”
皇城司中,玄衣司主高坐主位,居高临下地看着满身狼狈的安王。
皇城卫督公毫不遮掩眉目间的阴翳狠辣,阴恻恻地念着对方的名号。他口中虽然尊称一声“殿下”,身体却依然稳稳地坐在椅上,轻蔑嘲讽之意一览无余。
“宋令璋!”安王咬牙切齿地念着皇城卫提督的名字,“你为何害我!”
“安王殿下哪里话来。”宋令璋依旧是似笑非笑的神情,眼底却是一片阴鸷。他细语轻声,慢慢说道:“杀父之仇,夺妻之恨,皆不共戴天。昔日杀我父者,如今已然殡天;而殿下要夺下官的妻室,下官若是容了殿下,岂不是对先皇的不敬?”
他将其他人都打发出去,就是想让对方死个明白。暗室之中只余他二人,宋令璋面对一个将死之人,言谈间便更是肆无忌惮。
他迎着安王惊骇的眼神,悠然叹道:“下官也是无可奈何啊!殿下若要责怪,也只好怪自己做事不留余地,实在怨不得下官心狠手辣。”
安王听着宋令璋缓缓道来,面上的仇恨愈发激烈,他眼底一片猩红,几欲择人而噬。待听到宋令璋说出最后一句话,安王再也克制不住,爆喝一声扑了过来,似乎想要从玄衣督公身上咬下一块肉来。
然而,他却被宋令璋轻描淡写地挡住了。
玄衣青年神色不变,只一抬手便扣住了安王的脉门,紧接着随手一拗将对方的腕骨折断。看着抱着手腕在地上哀嚎不已的阶下囚,宋令璋站起身,眉眼间流露出几分困惑的情绪。
“我出身镇南侯府,任御马监掌印,兼领皇城司。”玄衣司主奇道,“无论怎么想,也不该有人认为我身手不济罢。”
镇南侯府世代戍边,即使到了这一代父亲有意改换门楣弃武从文,他却也是自幼勤习骑射,长兵短剑拳脚功夫一样都不能落下。待到家中出事,他没入宫中,但是没有过多久便考入了御马监。纵然他现在是在司礼监任秉笔,但毕竟还是御马监掌印,武艺岂能落于人后。
就凭安王在年少时学的那三招两式,凭什么认为能够伤到他?即使这人已是垂死挣扎,但也不必用这种自寻死路的方式罢。再说,若不是有把握应付,他怎么可能连镣铐都不给对方上就和人单独在屋中谈话。
宋令璋嗤笑一声,漫不经心地走到安王面前,皂靴毫不容情地碾上了安王受伤的手。随着指骨断裂的清脆响声,安王痛呼一声昏厥过去,宋令璋这才走到门边,打开了暗室的门。
“处理了罢。”
*
皇城司中发生的事情,沈辂既不知情也不关心。即使听说了安王在皇城司的天牢中自杀身亡的消息,她却也连问都不曾问上一句,只满心欢喜地拉着宋令璋算日子。
“如此说来,我哥哥姐姐不日就会进京了!”
忙里偷闲的沈内相在御马监的马场上和御马监掌印并辔而行,眉眼弯弯笑意盈盈:“到时候我会告假去城外接他们,你可要与我同去?”
“自然。”宋令璋答应的毫不迟疑,“沈大哥和沈姐姐与我亲哥哥亲姐姐也无异,多年不见,我也想尽快见到他们。”
他这话的确是语出真心。即便不提他和沈辂的关系,只论两家从前的交情,沈家兄妹两个也是从来都拿他当自家幼弟看待的。对于他而言,沈家人不仅仅是他的恩人,更是他目前在世上仅存的亲人。
“我知道。”沈辂垂眸一笑,“这些年,都是你在照顾哥哥姐姐。”甚至,比她更为用心。
父母兄姐被流放边陲,她鞭长莫及,为了隐藏身份也从不敢过问一句。直到皇位更迭之后,宋令璋主动提起,她方能得知自己亲人们的情形。而在此后他们几次说起哥哥姐姐的近况,她也才知晓早在几年前宋令璋就已经安排了皇城卫去那边,暗中照拂着她的兄姐。
“如今他们进京来,你也可亲自照看他们。”宋令璋温声道,“你有什么打算?”
“哥哥倒是无须担心。”沈辂想了想,慢慢说道,“家族平反之后,哥哥恢复了身份,身上还有着进士功名。他若是想为官做宰,你我不难保他官运亨通;他若是无意入朝,到修远书院做个老师也还清闲。只消他自己心有成算,日后自然能安享太平。”
至于说兄长心中是否有成算……能在边陲之地护着妹妹嫁人护着两个女儿长大的探花郎,自然不会是心无城府之辈。
“我只是有些担心姐姐。”沈辂说着,不由得眉心微微一蹙,“我那个姐夫你也知晓,才学能力实在是稀松平常。我哥哥亲自教导他几年,最后也不过是个举人功名。”
沈氏一门尤擅治学,且不说她沈家祖孙三代探花,便是她姐姐昔年也是远近闻名的才女。而有她兄长和姐姐在身边指点督学,她这姐夫却连进士功名都拿不到,大约天资也就是这般了。
“举人功名在边陲之地谋官是不难,但是在京城确实多有不足。”宋令璋同样摇了摇头,“此人能力也十分有限。之前我有心让皇城卫多加提携,可是他连做个县丞都颇为勉强,若叫他再进一步只怕是害了他。”
好歹也是连襟,哪怕他是为了让大哥有个依仗不能把他调离,但是抓住机会让此人往上升一升做个县令总归不是什么难事。怎奈何这姐夫连做县丞都得仰仗着他安排过去的县令多加照拂,再要升一级只怕他会出更多的纰漏。
“依我所见,还是别让他继续做官了。”沈辂蹙着眉道,“你我如今虽然也说得上一句权柄在握,但是到底是十分惹眼。倘若旁人有意做局,只怕他会连累你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