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又不能像商场那样对外处理,只能内部消化,消化多了,也是问题。
朱正毅昨天就跟王蔓云说了后勤部的情况,她是有备而来,面对陈向东的追问,也不废话,直接拿出一张写了不少材料的纸递给陈向东。
“向东同志,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麻烦你们帮我准备这些材料,一会你们可以派人学习与记录我的调配过程,最终效果如何,我们用事实说话。”
王蔓云很自信。
后世的她化学学得不错,就这种简单的调配,可以说的根本就没有什么难度。
“行。”
陈向东见王蔓云干脆,干脆也不问了,接过纸认真看了看,没看出有任何违规的药品,才说道:“小五同志,我们会有专门的同志再次检查你列出来的物品,要是结合在一起没有危险,马上就给你准备齐全。”
熟人归熟人,该有的警惕与安全意识是不能丢的。
这是规矩。
作为军人家属,王蔓云也是知道这个规矩的,平静地点头。
不到半个小时,王蔓云的面前就准备好了她需要的东西。
经过一阵不怎么熟练的鼓捣,面前终于出现了一盆蓝汪汪的液体。
不浓稠,也没有任何气味。
王蔓云甚至能伸手进去搅拌。
“一比十的加清水勾兑,勾兑好后,一百斤的溶液浸泡五十斤的棉花,让水彻底漫过棉花,然后就不用管,二十四小时后自然能见分晓。”
王蔓云自信地请后勤部的同志帮忙浸泡自己那两千斤棉花。
早点弄出来,大家都放心。
第131章
王蔓云的这个配方在后世不算什么秘密, 因为很多大型工厂都在用,但在现在,绝对是秘密中的秘密, 因为还没有研发出来。
“这……这么简单?”
现场所有人都是亲眼看到王蔓云怎么配置药水的,看着又加盐又加糖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做什么菜, 陈向东更是难以置信地喃喃出声。
“不简单。”
王蔓云神情很严肃, 并没有觉得简单,所有的材料都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但凡多一滴, 或者是多一克,都会起相反的作用。
“主任,确实不简单,你别看这是盐,但盐在化学中是……”一直跟随在王蔓云身边记录与学习的同志推了推鼻梁上眼睛,看向陈向东的目光带着光芒。
他看懂了, 也学会了。
刚刚王蔓云教的时候说得非常准确,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也非常简练, 别说自己听懂了, 他相信在场所有人都听懂了。
但听懂, 跟真正明白这配置,那就只有他们这些学过化学的人才懂。
记录人员用一堆专业术语完美把所有人都绕晕。
陈向东更是哭笑不得地看着王蔓云, 道歉道:“小五同志, 是我不对, 外行不应该质疑内行,既然你说了二十四小时就能见分晓, 那我们就等明天,如果有需要,你随时都可以来指导。”
这会的他已经想让王蔓云来后勤部上班了。
因为只有他才知道刚刚给自己解释一堆的记录人员有多厉害,那可是他专门请来的军工人员,对方说行,那就肯定行。
朱正毅见老战友看向妻子的目光不对,就猜到怎么回事。
以前他对于妻子工作的事还很积极,现在不积极了,他工资高,能让一家人舒舒服服生活,就没必要让妻子劳累。
毕竟妻子的身体不好,目前真累不得。
“既然是需要等待二十四小时,那就等吧,等这批棉花处理好,再配置药水分给各家的家属。”朱正毅打算让妻子回家了。
天寒地冻的,这时候就适合在家休息。
陈向东看出朱正毅的意思,遗憾无比,但看了一眼王蔓云,他知道对方之前为了救大院的家属伤了心脉,不敢说什么扫兴的话。
“小五同志,你放心,这批浸了药水的棉花我们不仅帮你看好,等真的处理好,我们还帮你烘干。”这是来自后勤部最大的诚意。
两千斤棉花,可不是两百斤,没有大型烘干设备,要在自家弄,不知道要弄到猴年马月。
要是弄不好,还得担心着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