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阿四没猜错,往后几个月还有的热闹。有左相陈姰和孟予大义灭亲的例子在前,不知道犯官家的亲眷还能抖搂出多少消息,归根结底人人都是惜命、更惜自身的,尤其是做母亲的,自己受苦也就罢了,难道还能忍得住让孩子受苦吗?
反过来说,为了母族、为了孩子背弃丈夫,也是她们最正当的摆脱厄运的理由。
阿四整理好桌面,连带着脑子也清明了,最后一点不落忍也消化干净:“只要不涉及妇孺,无辜的人就少了。总不会有那种非要吃苦吃亏那全家前程性命去搏一个好名声的人吧,即使真有,那也怪不得旁人了。”
或许真有许多不得已加身的人,但阿四考虑不了那么多,她也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件事。说到底,这又何尝不是另一方面的弱肉强食。
孟长鹤素来为自己的母亲感到骄傲:“那是当然的吧,身而为人,不为自己和孩子考虑,还能为谁?只有活下去的人才有未来。”
放下这些暂时触碰不到的复杂事情,阿四和小伙伴们说起前段时间监考碰见的八爪鱼考生:“我再没见过比文先还能作弊的人了,还能同时帮这样多的人作弊。”
不成想,还真有知道这人的,王诃说:“这人在外风评很差,当年是招了晋王的眼,此后诗作再好,也没了进士及第的可能。好似是很早的事了,就是闝伎之类的吧,似乎是两人为伎争执……”
十来岁的孩子的很早,也就是十年之前,没有出生时发生的事,对于俩孩子来说确实是很早了。但对于宦海沉浮的吏部官员来说,得罪了皇帝爱妹的人,是万万不能及第的。
阿四震惊:“竟有这般往事在前,我看那文先人模人样的,内里原来已经烂了。没有德行的人,即便文采再好也不能任用。从这点来看,主考官考察名声风评的事似乎又很有道理了。”
孟长鹤用力点头:“听说秋后问斩的犯官不在少数,族里的阿姨都在说让男兄们去旁观呢,免得以后走错了路。”
比起孟家长辈奇特的教育方式,更让阿四感到奇怪的小伙伴们的消息渠道,难道这些乌七八糟的事她们的长辈都不避开小孩子的么?不过,阿四的阿姊们聊天基本上也从没特地避开什么,反倒是会特意讲解清楚。
大概这就跟太子拉她去旁听姬赤华生长庚差不多吧,只有亲眼目睹了、耳边熟听了,人才能吸取一点点教训。
科举放榜之后,又是一场曲江宴,这回没阿姊陪着,阿四没去凑热闹。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豁牙,张嘴门牙漏风的状态可太考验有自尊心的孩子了。
阿四硬是不苟言笑两个月,坚持到两颗门牙重新长出来,她才乐意出门。
阿四催促雪姑收拾行囊,预备早早跟着太上皇去九成宫避暑,衣食住行一概不能落下,最近少吃的茶点蜜饯都要补上,林林总总装了快要十车。
这头阿四稳坐家中监工,仗着谢大学士在吏部忙得很,阿四打着孝顺的旗号提早请了假。少了谢大学士,弘文馆里的先生根本管不住四公主,在阿四的要求下节节败退。
玉照不知从哪儿听到阿四清闲的消息,上门来找:“最近有好宴,阿四去不去?”
单玉照脸上奸诈的笑容,阿四就猜出宴无好宴,谨慎问:“什么宴?我怎么不记得最近有节日?”
“宴会哪里一定要有节日才能办,这可是最热闹的婚宴,你去不去?”玉照往阿四身边一坐,循循善诱,“世家这方面最古板,多少年了都不肯改一改,还是门阀那一套。但这回不一样,难得是女家娶男嫁的婚宴,算是世家大族里头一份,难道你就不想去?”
要真是好得不得了的事,才不需要玉照送上门呢!
阿四不信,小脑瓜转了转,狐疑道:“不会是你那个不识趣的男兄的婚事吧?似乎只有他家是被舍出去的。那有什么意思,到时候是我看她们的热闹,还是她们看我们家的热闹?”
五姓世家都高傲着呢,哪个都是不肯先向彼此低头的,这改名换姓的崔大郎能被舍出去,也是因为他从前不姓崔,不能算完全的崔家人的缘故。仔细论起来,崔大郎依照原先的姬姓,迟早也是要嫁出去的,不过是他命好,合该嫁人罢了。
再说了,阿四去参加赵家的婚宴,那是屈尊降贵,给对方脸面了。
她才不要去给崔大郎做脸,不去!
玉照全盘接受阿四的抱怨,好声好气地继续劝说:“我这不是独自去太寂寞么,你只当时陪陪我,好阿四陪陪阿姊吧?”
阿四遭不住,无奈投降:“那好吧。”
玉照再三保证:“我们只是去赴宴,绝不会碰见让你讨厌的事。”
第120章
作为太上皇大母和皇帝阿娘之间彰显孝心的桥梁, 阿四只要一有空离宫就会去兴庆宫问候,出门赴宴也不例外。今日唯一不同的,就是拉上了玉照, 俩人大清早到兴庆宫问候起居, 还碰上了尚宫冬婳。
“伏惟太上皇圣躬万福。”冬婳身负皇帝的旨意恭敬地向太上皇表达皇帝的问候,并送上珍馐佳馔。等太上皇开始用早膳, 冬婳识趣地退到一边和贴身的宫人聊起太上皇昨日的睡眠和饮食。确认一概无误后, 冬婳才安心退下。
阿四目瞪口呆地观看这一流程, 和玉照咬耳朵:“这是一直有的, 还是最近才有的?”
玉照同样低声回答:“晚辈向长辈问候起居、陛下向太上皇问起居,这都是惯例。每隔一段时日, 圣上会亲自来向太上皇问候, 平日多由冬内相代劳。”
虽然阿四心底觉得这是闲的没事干的规矩, 但不妨碍她跟着再吃一顿好的。等太上皇动筷,阿四也顺势往旁边一坐,厚着脸皮说:“我陪阿婆一起吃。”
太上皇笑:“怎么, 你都衣衫整齐地从内宫走到这了,连早膳都没吃?”
阿四确实吃过了,也确实不大饿, 但她馋。她说谎不打草稿:“只吃了一些瓜果,只等着来蹭阿婆的饭食。”
桌上吃食繁多, 倒也不缺小孙女一口吃的。太上皇由着阿四吃,又问玉照:“既然如此,你也坐下再进一些吧。”
“喏。”玉照在太上皇面前收敛许多,垂首应下, 安静地坐在一侧吃饭。
阿四高高兴兴地吃着,不住向太上皇说起近日的趣事:“晚一些我要和玉照阿姊去参加赵家的喜宴, 我当时在科举考场闹了,现在倒要去参加赵吏部的孙女的喜宴。想想也怪没意思的,人指不定也不乐意见到我。还是和阿婆在一起好,再过些日子我们就能一起去避暑了。”
太上皇不出门,对外面的事情却知道的不少,笑道:“阿四是借着我的名头往弘文馆请假了吧,怪不得喜欢和我再一起呢,就是皇帝也不能无缘无故叫孩子翘了先生的课。”
“这才能说明我和阿婆好啊,我可是乖乖读书好多天了。”阿四皱着鼻子说,“弘文馆不少先生都变得可忙了,最近换了不少男先生来,我不喜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