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阿四毫不留情地舍弃了投注在律法上的时光,重新拿起史书,在弘文馆挑选算经、缀术、木经……珍藏的各个版本的舆图和海图也翻出来研究,一时间丹阳阁内书卷堆积如山。
新都藏书不如鼎都齐全,不少都是孤本,来日在新都未必能如数找全。带这些金贵玩意上路的话,一不小心遗失、破损一两册就是极大的损失。
最终阿四决定趁着时间还宽裕,让人誊抄了带走。
太子养伤,孟予忙于政事,自是都由着阿四做主,挑着细心周到的内官、学士来抄孤本,其余的交给身边识字、写字端正的宫人。
阿四用惯的宫人大半迁往新都了,留下的不多。忙碌中阿四想起丹阳阁还有两个差点忘了的人,于是把偏院两个男侍也拉出来抄书,一日抄足五个时辰。
埋首书卷,阿四再没向太子和孟予问起过叛乱的事,该死的人已经埋在地下,她等待太子认同的结果,也等候皇帝的判决。
鼎都内再次驶出林听云护卫的车队,城外等候的是华州的团练兵。行程已定,她们要在年节之前赶到新都,迎接新年朝晖。
第212章
深秋的枯叶栽进积雪, 在迅捷的马蹄下清脆地消亡。
这次出行没有皇帝御驾,阿四可以选择轻快地在车外驰骋,寒风在耳边呼啸。
只要身边还有可以全身心依赖的长者, 阿四转眼就变得孩子气, 在队伍停车修整的时候整个人扎进雪堆撒欢。
少年人生龙活虎,围观的护卫担心的要命, 隔三差五就要去请一请太子殿下招呼幼妹上车。这时候阿四又乖巧起来, 顶着一头残雪窜上太子的马车。
面对太子, 阿四无话不说, 甚至是绞尽脑汁地找出新鲜事儿来和太子分享。远的有老裴相引人入梦的天文课、宫中角落流传的八卦,近的有丰水边上巨大的乌鸦、梦里高大无匹的巨鼎。太子似乎当真放下了全部的挂碍, 听完阿四的分享, 总是很捧场。有时候, 也会给阿四说一些旧事和见闻。
聊天谈心不免要配上茶点瓜果,边吃边聊,每当太子下意识用左手去取用又落空, 阿四的神情比当事人更加落寞。
太子总是在笑,专门找话引开阿四的注意力:“阿四刚才说,不想做那个分肉的人, 我是相信的。虽说很叫人不齿,但我偶尔也会觉得, 人人羡慕我凭空得来太子尊位,却不知道我为之付出的日夜辛劳。不过,这些也都是些烦躁之时的牢骚,人只有付出得多, 才能去奢求获得。”
“长姊不要笑话我,下面我可说实话了。”阿四嘟囔道, “我知道自己很幸运,能够成为阿娘的女儿,阿姊的妹妹。既然都已经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了,身边的人总是强求我上进,这又有什么用呢?都只是她们在替我着想一些我并不想要的东西。但是,这些又都是先辈费尽心力才传到我手里的东西,轻易弃之不顾,又太不应该了。”
阿四自知是个懒散的人,做事三分热情,散尽了就不爱动弹。即便武学天赋再高,也绝不肯每日多加练半个时辰。
危险的话题开了头,姬若木说了一些旧日的事,例如年幼在越王府,东宫十率的卫兵查抄府邸,她以为自己死定了,却意外地被当时的太子也就是如今的皇帝开恩放过,为此,她惴惴不安数年,午夜梦回也有捡回一条命的余庆,对皇帝更是报以十二分的感激。
史书一百三十卷,卷卷教人斩草除根。而姬若木却逃出生天,获得了比原先更高一等的地位和身份。连梦都做不到的美事,却在现实中发生了。
姬若木的韧性来自于生母的遗言、养母的执拗,而她对宽容容人的贯彻,源自皇帝母亲对她的仁慈。无数人在阿四出生之后,明里暗里地揣测、甚至建议太子要做出防备。
但姬若木至始至终地坚信皇帝不会因亲生女儿的存在,废弃长女、废弃她。就像皇帝强调阿四的乳名,要求所有人都以此来称呼,姬无拂是皇帝的第四个孩子。
所以,孟予坐在床畔问叛乱细节,姬若木第一句话却是,不该牵扯阿四。
或许这一点理想的天真,才是她失去左手的真正原因。
坐在滚动的车厢内,能感受身体无时无刻的震动,但这远远没有阿四此刻内心的震颤来得强烈,于是她发问:“长姊,你说我能不能像梦里那样推翻那座巨大的铜鼎?”
太子反问:“大周的土地上,不是已经有一座鼎被推翻了吗?”
有一就有二,何必忧心来日。
阿四第一反应就是以鼎为名的都城。
实际上在迁都的那一刻起,鼎都就不再是都了,皇帝也许会给它一个全新的名。太上皇堂而皇之地冠上从前只属于男人的皇帝尊号,皇帝做了第一个杀弟逼宫的公主,不许女人过问的铜鼎已经不在了,正因此姬若木以太子之尊深陷漩涡,而阿四才有资格说自己无心皇位。
多么奢侈的言论啊。
“我总觉得天下不该是如今这样子的,陛下勤于朝政,英明不亚于史书上任何一位明君,朝中依然有叛臣,在野有叛军,人活了生、生了死……”阿四仍然不安,旧日的记忆告诉她,千年之后世界或许才有转变,那可是整整上千年。
“人性如此。”太子说,“古人漫长不可追忆,商朝仍有伟妇,而周朝天子距今一千七百载,史不记母姓名而记父,即便如此,周文王也从女旁姬姓,你我也是姬姓女子,是黄帝后人。万万年的传说在男人口中诵了两千年,面目全非的篇章下仍有女字,而太上皇继位至今不过五十年。你会看见第一个百年的盛况,那会是男人拼命遮掩两千年也抵挡不住的光辉。”
阿四喃喃:“长姊竟然是信这个的?”
太子莞尔:“不是信,而是事实。这是你我理所应当拥有这片土地、受到万民爱戴的缘由,只因千年来小人与男人构陷,女子才不得不姘居人下,为人妻奴。大周土地上的每个女人都是皇帝麾下的妾,是可以昂首挺胸站着活下去的人。”
阿四听着耳熟:“这似乎是礼部编篡的《大周礼》开篇内容,我记得是齐王写的,明年就要正式发行民间,用以科举题目了。”她粗略地翻看过几页,还给礼部陈老头提过建议。
“是啊,已经有上千册发往大儒、书院、朝廷官吏手中。”太子笑道,“这就是书、文的妙处。只要手段强硬,时间足够漫长,儒家的克己复礼,也会是我们的大周礼。”
此次叛乱,不少牵涉人士,正是《大周礼》反对声浪中最强烈的一众人。不出意外的话,闵大将军接下来会很忙碌。
“会死去多少人呢?”阿四眼睛微微眯起,“应当不会比古往今来无辜枉死的女人更多吧。”
现在死去的,都会换回一条将来的女人性命,一切都是值得的。
“是啊,这是为了更多的人好。”
路途上的最后一晚,太子用仅剩的手轻抚阿四脸颊,正色道:“阿四,回到新都之后,你不要向任何人轻言在外的见闻,尤其是鼎都的。真真假假的风言风语足以要人性命,我们每个人都还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去做。你不能胆怯,不能逃避,不能偏听偏信,二娘和三娘都没有任何过错,犯下滔天罪孽的是叛臣,是欲亡我大周的乱臣贼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