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初唐峥嵘 第486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再说了,候晨这波人也算是平阳公主旧部呢。
不过李道玄那边……李善有些犹豫,当年平定山东后,李渊赐李道玄三千金,李善抢了一半来,到现在还没还呢。
呃,不是故意的,李善是真的忘了。
这次一定得还,反正候晨那边还有皂块这门独家生意,虽然也是细水长流的买卖,但消耗量可比琼瑶浆、红砖大多了。
或者干脆去问李渊要?
这也是个办法啊,虽然算不上装疯卖傻,但也算自污了。
李善正胡思乱想呢,门外张仲坚来报,候晨、侯洪涛、何方求见。
“都坐吧,三郎也坐下说话,把曲四郎叫来。”李善开门见山,径直道:“天台山一战后,部分亲卫临时补入左右千牛卫,回京后大部分都会脱身,三郎、候家大郎、曲四郎均有爵位,何方此次也有功勋,均可补入。”
几个人沉默了下,曲四郎问道:“郎君,君昊兄呢?”
“君昊此次进爵县候,不过早就决议不再从军。”李善摇头道:“不过你们不同,能出仕还是出仕的好。”
“入北衙禁军,就在定方兄麾下,无人胆敢刁难,左右千牛卫、左右门监卫将军不太可能,三郎或能出任中郎将,剩下几人也能出任录事参军、长史或各司参军。”
曲四郎大大咧咧的说:“郎君,小人草莽出身,幸得郎君简拔,只愿为郎君牵马坠蹬。”
“你个没出息的。”李善笑骂了句,“你如今也是个县候了,让县候为孤牵马坠蹬?”
曲四郎嘿嘿笑着不吭声了,显然打定了主意,事实上他和张仲坚回京后还是坚持宿卫李宅,日夜不懈。
“愿为郎君效力。”张仲坚面色坚毅,拜倒在地,他是个有雄心壮志的,否则当日知道得封维扬县公,也不会激动的大失常态。
侯洪涛、何方对视了眼,也起身拜倒在地,“愿听郎君指派。”
显然,后两人都听懂了张仲坚的言外之意,即使出仕,自己还是会尊邯郸王为主。
李善笑着一一亲自挽起,一边抚慰,一边在心里想,这几个人都在天台山一战立功甚至封爵,塞入苏定方麾下的北衙禁军,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至少是个保证,也很有可能会成为后手。
这向来是李善习惯,不管什么事,都要留一道后手。
第八百二十一章 恪尽职守
“拜见霍国公。”
“拜见霍国公。”
柴绍笑着示意行礼的侯洪涛、张仲坚等人起身,“三郎是旧识,这两位听怀仁提及,乃是当年关中义军。”
“曾与叔父,随公主起兵关内。”何方恭恭敬敬。
想起当年风云,柴绍不仅默然,当年跟着妻子起兵的那些将领,大都没个好下场,除了早早投入秦王府的丘师利、丘行恭兄弟外,向善志后来叛逃西秦,浅水原一战身死,李仲文身居高位与处罗可汗暗通款曲,以谋反坐罪论死,何潘仁与胡人眉来眼去,被淮安王李神通处死。
“怀仁声名达于海内,文韬武略自不必提,最是仁义,尔等均是怀仁简拔而起,日后当尽心竭力,报效朝廷。”
柴绍的话说的挺婉转的,但面前几个人也不笨,都心知肚明,这是在敲打自己呢……你们是李善近人出身,身上有着永远洗脱不掉的印记,就算得以封爵出仕,那也决不能叛主另投。
毕竟面前几个人与苏定方、王君昊是不同的,后者与李善在政治立场上是一体的,如果李善投入秦王麾下被揭露,苏定方、王君昊肯定会不离不弃,但这几个人就难说了。
能够在执掌宫禁的北衙禁军中出任将军、中郎将、长史,已经有足够的资格被东宫关注并招揽。……原本李善以为顶多是中郎将,没想到李渊授张仲坚补上了右监门将军,这是因为钱九陇出任泾州刺史出缺的。
也有爵位在身的侯洪涛出任左千牛卫中郎将,何方出任右千牛卫长史,这两个位置在十六卫体系中已经位置不低了。
其实就目前来看,如果李世民想玩一出玄武门之变,还真绕不过李善、苏定方两人,这大半年来,苏定方先后将自己与李善在代州、朔州的旧部充实北衙禁军,这一次又将李善多位亲卫送进去……李世民想将他老子送到湖上去吹风,没有李善点头,那绝对是办不到的。
张仲坚、侯洪涛三人齐齐俯首,“必尽心竭力,不敢有违。”
柴绍看了眼张仲坚,三人中就数此人最有将才,也最为心切,因为出身、容貌长年不得寸进,早就等不及了。
另外两人其实也心里有数,这位驸马都尉的话是斩断了他们这一波人与平阳公主之间的渊源……不过这也无所谓,反正就目前看来,平阳公主夫妇与郎君几乎是一体的。
喏,这边四人叙话,李善只顾与两个孩子玩闹呢,左手抱着才两岁的柴折威,五岁的柴令武抱着李善的大腿非要往上爬。
“怀仁!”柴绍没好气的呵斥道:“大郎二郎平日守礼,一遇见你就……”
“小小年纪绷着作甚?”李善呵呵笑着打断,“都聊完了?”
柴绍深深的看了一眼,他刚才就等着李善插话呢,没想到这厮只顾着嬉闹,一言不发。
侯洪涛、何方还好说,但张仲坚跟着李善也一年了,而且常伴左右出入皇城,不可能不知道李善的政治立场。
如果真的是不偏不倚,其实适才柴绍的话基本是废话……李善功勋卓著,排除裴世钜这个不为人知的死敌之外,无论是太子还是秦王登基,张仲坚、侯洪涛这些人必然仕途顺畅,其实他们是没有理由背叛李善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