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初唐峥嵘 第489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将我塞到常何身边,无非是要在北衙禁军中扎颗钉子。
之前还只是苏定方节制北衙禁军,现在你李怀仁都直接掌控北衙禁军了,我还有什么用处?
马周心思转的飞快,李善说这几句话……无非是在告诉自己,你还得在常何身边待下去。
李善提点了常何几句,隐秘的向马周投去一个抱歉的眼神……前者向来有这个习惯,什么事都喜欢留个后手。
有马周在常何身边,说不定关键时刻能起到作用,至少要提防禁苑的数千长林军……虽然战力不强,但毕竟有两三千人呢。
李善与凌敬商量过很多次,裴世钜投入东宫门下时日已经不短了,肯定有所谋划,考虑到自身年近八旬,现在独子又死在李善手中……反正裴世钜肯定是这么认为的。
在目前夺嫡局势复杂的情况下,一旦李渊有易储的意思,裴世钜有可能劝说李建成来一场宫变……只是不知道李建成有没有这样的勇气,也不知道裴世钜有什么办法可以劝动李建成。
所以,不能展露出李渊可能有易储的心思……不过说实话,李善也不知道李渊到底怎么想。
李善决定待会儿去拜访下东宫的韦挺……不,还是魏征吧。
看着李善、苏定方离去的背影,常何既羡慕又后悔,低声叹道:“若是去年初雁门大战,为兄没有留在代县,而是赶赴雁门关……”
当时在代县的除了常何外还有尔朱义琛,后者如今官居代州司马,爵封秀容县伯。
马周嗤笑道:“大来兄别做梦了,你乃东宫门下,尔朱义琛也是东宫门下,李怀仁也不会让你随军的!”
常何想了想无奈的点头,他也知道雁门大捷的细节,出战的东宫、秦王府两边的将领基本上是平衡的,而自己不过是个中郎将,而尔朱义琛是代州司马。
马周恨恨的呸了声,嘴里吐出一连串的脏话……如果说之前马周叱骂邯郸王李怀仁还是半真半假的话,那现在就是真心实意了。
如果没有接受这个破事,自己留在李善身边,别说出仕了,搞不好都能混个好位置了。
看看李善身边那些人吧,凌敬如今是秦王心腹幕僚,还曾得李渊赞誉,苏定方爵封国公,王君昊、张仲坚都是县公,就连曲四郎和刚刚来投的侯洪涛都混了个县男。
李善觉得有点对不起马周啊,太愧疚了,贞观年间的名臣被自己用在这种地方,不过考虑到马周也是贞观后期才官居宰辅……还有时间,还有时间。
回到官衙,李善在心里盘算了下,“出缺的不少啊。”
苏定方点头道:“半数出缺。”
十六卫系统都是一样的,一位大将军,两位将军,北衙禁军共有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四位大将军,苏定方是左监门大将军,张瑾是右监门大将军,窦轨是右千牛卫大将军,任瑰是左千牛卫大将军。
不过张瑾年迈,窦轨虚领,任瑰在外,所以苏定方之下是通过八位将军来掌控北衙禁军的。
坐下后,苏定方细细道来,“江夏郡公李高迁为右监门将军,太子心腹爱将冯立为左监门将军,张三郎补上左监门将军,宇文歆今年三月从右卫将军调左千牛卫将军,其余四个位置出缺。”
“宇文歆?”李善眉头一皱,“什么来历?”
“此人武德元年出任都水监,后辅佐时任并州总管的齐王,多有劝诫,使齐王坐免。”苏定方对下属的履历了解的很清楚,“武德四年随秦王在虎牢关大败夏王,战后任右卫将军。”
“虎牢关?”李善有些诧异,“殿下的人?”
“不是。”苏定方摇头道:“虽曾经弹劾齐王,但如今仍然与齐王来往过密。”
李善摸了摸下巴,四个将军,两个是东宫嫡系,一个与齐王有瓜葛,自己这一边只有张仲坚……而且还是个不知内情的。
想掌控北衙禁军……说的直接点,秦王想通过自己掌控北衙禁军,那就必须塞人进来。
自己要好好考虑考虑,待会儿去拜访魏征也可以提一提。
第八百二十八章 北衙禁军(下)
“太子不智。”
屋内,魏征用带着失望的口吻向登门拜访的李善如此说。
李善苦笑着没吭声,不过心里也赞同魏征的观点,李建成的确不智,天台山一战之前,东宫基本上稳操胜券……这里没有将李世民可能的兵变考虑在内。
当日,李渊都不在幕后推动了,亲自出面许诺让秦王出镇洛阳……这是一个清洗秦王一脉的信号。
在这种情况下,李建成却要自作聪明玩这么一出,最终自己掉进坑里……何苦来哉!
李善猜测,可能是秦王一脉给予东宫长时间的压力,导致李建成有着那样的期盼,或许也可能有其他原因。
毕竟对皇位的渴望足以让一个皇子做出任何事,原时空中的李世民主导的玄武门之变从本质上与这次李建成的所作所为是一回事……呃,可能还要更过分一点,杀兄杀弟,几乎是圈禁父亲,更将大部分都还是孩童的侄儿全都杀了个干净,甚至抢夺弟媳。
杀其夫,屠其子,霸占弟媳,从品行上来说,李世民还真不是什么好玩意啊,比曹孟德还要过分。
已然脸面绯红的魏征举起酒杯一饮而尽,不顾胡须上沾染的酒液,叹道:“数月前,某便劝诫太子,当尽早诛杀秦王……”
李善眨眨眼,如果没记错,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一回事,玄武门之变前,魏征数度劝说太子尽快杀了李世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