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降爵,只需要三四代,那就能折腾出数以百计的亲王、郡王了,而且这些人也不止生一个儿子吧,长子承爵,其他儿子也可能会降低一等封爵,到时候麻烦就大了。
不过在现在这个关键时刻,秦王一脉提出这件事,实在有点不智,反而便宜了东宫……李渊瞄了眼封伦,琢磨这是封伦自己的主意,还是房玄龄、杜如晦、凌敬劝二郎的。
事实上,现在的李世民一肚子的气,他的确与房玄龄、杜如晦、凌敬商量过,最终的决定还挺狠,所有无功的郡王全都降为县公……这也意味着再往下县候、县伯、县男、县子,四代之后就是平民了。
当时在场的还有其他幕僚,封伦就在其中……天策府内,封伦的地位极高,毕竟是正儿八经的宰辅,参与天策府内部很多秘事,只是因为他曾经与李善有怨,所以李世民没有让其知晓李善的身世。
而这件事就是封伦在没有提前告知李世民的前提下向李渊建言的,事后倒是有理由解释……这种事还是让陛下来做的好,殿下何必背这种黑锅呢?
李世民还真不好说什么,因为这个建言在天策府内部,最早就是封伦提议的。
坐在后面半闭着眼睛养神的裴世矩瞥了眼封伦,在座众人中,只有他与封伦是前隋重臣,他也非常了解这位同僚,这是个很能观望时势,同时喜欢几边下注的家伙。
前隋时候,封伦得杨素赞誉,还娶了杨素的堂妹为妻,但杨素病重,封伦立即与杨素的政敌苏威搅到一处,等到苏威被隋炀帝杨广不喜,封伦又迅速攀上了最得杨广宠信的虞世基的大腿。
即使后来宇文化及江都弑帝,后北上在中原地区连续兵败,被宇文化及任命为内史令的封伦顿足济北观望局势,最终在宇文化及、李密都败北的情况下才最终选择了投唐。
两边争论了很长时间后,李渊最终决定了暂时搁置。
现在只剩下了最后一件事,关于邯郸王李怀仁回朝后,灵州行军道总管的继任人选。
而这时候,门下省侍中陈叔达从袖子中取出了一份奏折,“陛下,适才刚刚才收到的灵州道行军副总管酂国公窦轨的奏折。”
裴世矩不由得心里暗骂,陈叔达这厮捧秦王的臭脚倒是挺殷勤的!
想想都知道,自己也是门下省侍中,却没见到窦轨的奏折,显然是被陈叔达隐了下来,明显是针对自己的。
灵州道行军总管这个位置非常的重要,但有资格继任的人选却是不多的,这几日裴世矩多番劝说,才使得太子李建成最终选择支持代州总管代国公李靖。
但还没等李建成的举荐说出口,人家陈叔达就出手了……其他人未必有数,但裴世矩心知肚明,肯定是李善留下的后手,这是那厮一惯的手段。
第九百八十九章 结局
李渊一目十行看完奏折,嘴角挂起一丝笑意,顺手将奏折递了出去……犹豫了下才先递给了太子,毕竟在这种场合,不能给出太明显的信号。
李建成看完后递给李世民,一个个传下来,裴世矩扫了几眼,心里腻味的不行,李怀仁那厮可真不是什么好鸟,玩的这手堪称绝户计……突然想起了多年前东山寺裁撤一事,杜克明就是被这厮的绝户计落了颜面。
等众人都看完后,李渊很自然的问:“二郎?”
即使是在以前,这种军事上的抉择,李渊首先问的也肯定是秦王。
李世民迟疑了会儿才轻声道:“或可行之。”
李建成看了看李渊的脸色,试探道:“舅舅或可一战功成。”
奏折中,窦轨请求自延州出兵攻打朔方郡,其实之前就曾经有人提议过,但在此之前,因为李神符、任瑰两场兵败,葬送了大量的兵力,导致李善出征的时候,调集了绝大部分关内道的兵力,延州也兵力不足,守御尚可,但也难以出兵。
但如今唐军拿下了萧关,最可能耗费兵力的原州已经收复,接下来的战事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兵力了,部分兵力可以调回延州,这使得自延州出兵成为了可能。
其实殿内众人都不傻,裴世矩想得到的,大家都想得到,就是李渊也有把握,窦轨上书的背后,很可能是邯郸王李怀仁。
但这并不是什么坏事,相反的,李渊暗叹李怀仁心思细腻,查漏无缺。
接下来的战事将会在灵州、会州两地爆发,最主要的战场就是灵州,而如果有偏师自延州出兵的话,那么本就因为萧关失陷而军心不稳的梁军就两面临敌,甚至偏师还有可能沿着秦直道袭统万城……简而言之,自延州出兵,能极大的打击梁军的士气,也能尽量缩短收复失土的时间。
而为什么是窦轨呢?
去年苏定方以左监门大将军奉命节制北衙禁军,按道理来说出任右千牛卫大将军的窦轨与苏定方平级,但实际上受其管辖,窦轨资历颇深,屡有战功,更是外戚出身,性情倨傲,从此不肯视事。
有这样的性情,窦轨如何会接手主帅,负责灵州战事呢?
人家把骨头敲碎了,自己趴下去吃肉喝汤……窦轨干不出这种事,更何况朝中不一定清楚,但窦轨本人是心里有数的,泾州、原州两场战事,首功在邯郸王,此功在苏定方、张仲坚,自己这个副帅实际上没能起到什么作用。
相比起来,自延州出兵,可攻梁军侧翼,可攻统万城,更适合窦轨。
裴世矩瞥了眼陈叔达,其实大家都知道,今日开印上朝,早朝后肯定会两仪殿议事,肯定会选定灵州道行军总管人选,而窦轨的奏折这么巧出现……他不得不怀疑,陈叔达已经彻底投靠秦王了,这和之前只是向秦王靠拢是不同的。
这份奏折拿出来,意味着东宫的谋划已经完全落空了。
之前裴世矩力劝太子举荐代国公李靖,但现在已经不可能了,因为窦轨自请延州出兵……而之前的人选只有窦轨和苏定方。
若是太子现在举荐李药师,那等于是在否决苏定方,不说会不会与即将回朝的李怀仁起隙,至少要先扇自己一个耳光……就在几天前,太子口口声声都是赵国公比酂国公更适合。
裴世矩闭上了眼睛,自己又输了一次,不过也算不上输,毕竟在某些方面,自己在明,对方在暗,而且主动权也在对方手中。
但有一定是肯定的,李善携大胜之威回京,这已经让裴世矩决定将计划往后推延,苏定方出任主帅其实也无所谓了,梁师都不会撑的太久。
即使到时候苏定方长久驻守灵州也无关大局,因为那时候薛万彻、冯立也应该能回京了……虽然现在有罗艺,但裴世矩对李高迁实在没什么信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