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初唐峥嵘 第606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更何况如果李世民列入名单,最后又成功击败李建成继承皇位……很可能会导致后世很尴尬的局面,哪个不要脸的皇帝非要将自己列进去,臣子还真不能反对。
那凌烟阁功臣榜也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这份榜单……既然是怀仁建言,那就由怀仁主持。”李渊缓缓说:“或可与赵郡王商议,先列出十个人选。”
李善猝不及防之下忍不住喊出来了,“伯父,这应该是您与宰辅、太子、秦王商议的吧?!”
都被逼得喊伯父了,李善这是实在气坏了……我给你出了个好主意,你还是要坑我啊!
见李善脸都涨红了,李渊有些许不好意思,但又觉得有趣,这小家伙向来镇定自若,没想到今天这副模样。
“伯父,小侄这些年也算立功频频吧,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李善不顾起居郎还在呢,伸手扯住了李渊的衣袖,“伯父,总不能一次一次的坑小侄吧?”
起居郎斜了一眼过去,这自己是记下来还是不记下来呢?
拜托啊,尊重我一点好不好!
李渊哭笑不得,用力将衣袖扯回去,骂道:“这是给你的好处呢,不知好歹!”
“好处?”
“既然是你来拟定人选,自然能将自己排在首位,对不对?”
对个屁……李善好悬没脱口而出,你个老不要脸的,就目前而言,除了秦王李世民之外,谁都压不下我的战功。
李靖毕竟之前一直不是出任主将的,也就赵郡王李孝恭能与自己一较高下,但说起来都是宗室名将,但李孝恭是皇家血脉,而自己不是……所以只要李世民不上榜,自己肯定是当之无愧的魁首,还用得着你李渊给好处?!
李善想了想,一咬牙道:“要不把三姐叫来评评理!”
“胡闹!”李渊勃然变色,“这是军国大事,岂容女子乱政!”
李善很不恭敬的嗤笑了声,“一直以为伯父爱重三姐,不料……待会儿出宫一定要告知三姐。”
哎,李渊本就疼爱平阳公主,这些年又因为两个儿子不省心,而平阳公主又险死还生,所以倍加疼爱……再加上平阳公主性情刚烈直爽,李渊有些女儿奴的趋势。
听了这话,李渊别扭的换了个话题,“听说道生要拜你为师?”
李善翻了个白眼,“还不是三姐……”
李渊当然知道万贵妃此举的含义,笑着说:“那就好好教导,可不能如苑君璋之子那般。”
苑孝政这个李善的开山大弟子,已经很久很久没见过李善了……甚至都被赶出日月潭了。
李善拼命的转着脑筋,自己为了躲开论功另外挖了个坑,结果自己摔了进去……这叫什么事啊!
“对了,再过几日启程去仁智宫避暑。”李渊慢悠悠的说:“怀仁需在启程前交付名单。”
“毕竟大战落幕已有多日,数场大捷,士卒将校均需得赏,或晋散阶,或进爵晋爵,大将封赏不在其列,凌烟阁功臣榜必要问世,非此不足以定军心。”
也不知道是不是李世民劝的,你还真得要去仁智宫啊……是你自己要去的啊,跟我可没关系!
“陛下,臣当细细思量。”李善直起身,正色道:“但臣有一请。”
看李善一本正经的模样,李渊也正色道:“卿可言之。”
“凌烟阁二十八功臣,非功高者不能列之。”李善轻声道:“陛下命臣择十人之多,甚难甚难,不如先择三四人,其余容后再议。”
起居郎都无语了,先择三四人,你魏嗣王、赵郡王、酂国公再加上代国公,你还要细细思量什么?
李渊脸有点黑,皮笑肉不笑的哼了哼,“不许。”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不讲武德啊!
两天之后,日月潭的李宅正堂内,李善两眼无神的呆坐在主位上,偶尔有气无力的哼唧几句,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引得众多宾客关心不已,也引得王仁表、张文瓘等好友投来好笑的眼神。
历史上有文德这个年号吗?
反正李善没印象,但却有武德这个年号。
但李渊这个不讲武德的老东西怎么有脸用武德这个年号啊!
李善都咬着牙跳进那个坑里了……虽然是自己挖的,但没想到李渊却刻意的放了消息出来,登时满朝哄然,这个时代的所谓武将可不是明朝那种不识字的,对经史的见解未必比儒生弱,哪个不知道这个凌烟阁二十八功臣榜的分量啊!
需要强调的是,这时候还没有宋、明、清,除去二世而亡的大秦、隋朝之外,真正一统天下而又延续数百年的只有刘汉帝国,而辅佐汉光武帝再造神州的云台二十八将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要远远比后世高,而且高很多很多。
云台阁,凌烟阁,同样是二十八将……不夸张的说,任你如何清心寡欲,如何心如止水,那也是蚌埠住的!
其实李渊放些消息出来,这无可厚非,拖延论功至今,给出点这样的消息,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但问题是据说陛下钦点赵郡王李孝恭,与建言于凌烟阁置画像仿云台二十八将前例的魏嗣王李怀仁拟定功臣名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