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初唐峥嵘 第676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让李渊意外的是,李善并没有评价李世民的丰功伟绩,而是说了这么一句话……这是个力求完美的人。
也是这句话让李渊放下了所有的忌惮,的确如此,二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会小心翼翼,会谨慎而守住本分……后来李世民的所作所为也证明了李渊判断的正确。
就在昨天晚上,李渊还在心里想着呢,怀仁堪为吏部尚书……呃,李善对此的判断依据其实是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是被逼无奈才选择兵变的。
什么叫被逼无奈?
不是说太子、齐王的咄咄逼人,而是李世民看到了李渊的态度,确认自己不可能以正常的程序入主东宫,坐上皇位。
从这一点来说,李世民的确是个力求完美的人。
李世民坦然直言,“尚有定州总管双士洛,冀州总管王绪,赵州刺史齐善行,贝州刺史薛忠。”
这四个人都是当年李世民征伐河北带去的,洛水大捷之后留在了山东,其中齐善行还是窦建德的旧部,其中薛忠还担任过李道玄的长史,后来还将女儿嫁给了李道玄。
李渊在脑海中回忆着河北道的地图,迟疑问道:“易州总管何人?”
“右武卫将军桑显和。”
易州位于幽州的西南侧,一旦胡人破幽州,下一个目标肯定是易州。
“噢噢,是他啊。”李渊捋须思索,“此人倒是有军略之才,曾……应能有所作为。”
看李渊说到一半就改口,李善一脸的懵懂,他知道这个桑显和,当年也是下博一战大败,率兵南窜,一路逃回了洛州,毫发无损,堪称神速。
李世民微垂眼帘没吭声,桑显和乃是前隋留在关中的重要将领,是长安留守屈突通的部将,当年李渊晋阳起兵攻入关中,桑显和曾有杰出表现,险些击败了刘文静……虽然如今李渊、李世民父子之间再无间隙,但刘文静是他们心中难解的一个结。
刘文静被杀,说起来是裴寂干的,但实际上刘文静与李世民之间的关系太过密切,才是原因……那时候,太子、秦王之争已经初现端倪。
后来桑显和献上潼关,又劝降屈突通,但并没有参加后来的洛阳虎牢之战,而是武德四年末被调往了河北。
“不宜设河北道行军总管府或元帅府。”李渊首先做出这样的判断,然后再说:“命程名振亲自率兵北上,调田留安、齐善行、王绪等将,屯于莫州,以为后盾。”
李世民、李善都点头同意,其实突厥侵袭的重点还是在关内道,所以河北那边不需要大动干戈,一旦设总管府或元帅府,那粮食、军械的消耗就大了,只让程名振率众将北上,驻军莫州,最为合适。
莫州位于幽州南侧,与幽州、易州都接壤,一旦幽州失守,程名振只需要扼制突厥攻势,只守不攻,问题就不大,而且运河也直通莫州,粮食运输也很方便。
全盘考虑了一遍后,李渊还是有些放心不下幽州,“庐江郡王李瑗……二郎或可遣派将领为幽州司马。”
李世民想了会儿,说起来自己麾下英杰济济,但经历了天台山、仁智宫两战后,折损颇重,侯君集、李孟尝、尉迟恭、张公瑾、张士贵、薛万钧都外出,如今长安城内也只有张琮、李客师、王君廓、黄君汉、秦琼、程咬金等将。
但有的人李世民是不会放出去的,比如秦琼、程咬金,有的人李世民放心不下其能力,比如张琮、李客师,王君廓也不太合适,去年才卸任幽州都督,现在去做幽州司马?
河北诸将都是一州总管,比如齐善行、田留安,如果是转任幽州都督还行,从一州总管转任幽州司马,那是降职,也不妥当。
想来想去,李世民问道:“父亲,黄君汉如何?”
“黄君汉?”
“此人瓦岗出身,随孩儿历洛阳虎牢、洛水等战,虽未有独当一面,但勇烈无双。”
李渊与李善都听出了李世民的言外之意,按道理来说,幽州如今驻军数万,实力雄厚,但庐江郡王李瑗是个没什么胆魄的,就怕他在突厥来袭的时候,一溜烟跑的没影了,黄君汉有勇烈之名,应该不至于此。
人事安排结束之后,李渊让李世民回头与民部尚书温彦博商议,河北凋零多年,粮草供应只怕不足,肯定是要从中原输粮的。
河北这边的事情谈妥后,李渊才将话题转回了关内道,“怀仁,以你之见,都布可汗会攻灵州还是夏州?”
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无中生有的担忧
其实李渊也是沙场老将,军事指挥能力就算不是顶尖,但至少眼光是顶尖的,不然在前隋时期也不会让杨广猜忌,还问李渊的侄儿……你舅舅还没死啊?
突厥攻关内道,大举来袭,路线上只可能是两条路,要么是攻打夏州,攻破芦子关,侵入延州,然后从丹州南下攻打同州,同州是与京兆接壤的。
这是最快捷的一条路了,但这条路的难度也是摆在这儿的,一方面大唐在这儿屯有重兵,另一方面地势起伏,山脉横行,突厥骑兵想从这儿突破,难度实在太高了。
当然了,突厥侵入延州之后也可以不南下,选择向东攻入庆州,虽然庆州是个盆地兼黄土沟壑区域,但东依子午岭,西靠六盘山脉,也不是个什么好的选择。
另一条路就是灵州了,虽然说唐军后有原州七关为后盾,突厥很难攻入原州,但灵州、盐州、会州却是突厥能大展身手的区域。
李世民与李善讨论着各条路线的优劣,互相补充,前者在战略眼光上要高得多,后者毕竟是大唐唯一与突厥开战且两度大胜的主帅,而且还有个穿越者的身份。
“其实突厥若是攻打关内道,优势并不明显。”李善想了会儿,“这也是始毕可汗、处罗可汗和颉利可汗始终以主力攻河东的原因。”
“但怀仁降服苑君璋,马邑归唐,又在朔州多设寨堡,突厥难破雁门关。”李世民笑着说:“故突厥不得不攻关内道。”
“秦王殿下过誉了。”李善摇摇头,“主要还是因为都布可汗与突利可汗会盟而裂的原因,双方以云州为界,都布可汗只能攻关内道……以及陇右道。”
“陇右道?”李渊有些意外,但没有继续问,而是转而问:“怀仁,张仲坚可曾来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