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这一战突利可汗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的,虽然在朔州不仅没能攻下马邑,甚至吃了点小亏,但吸引唐军注意力的战略目的却达到了,偷袭飞狐径轻取雁门关,绕道袭石岭关逼迫唐军退兵,都显示了这位年轻可汗并不是真的那么废材。
刘弘基的战报中对战局的描绘有些粗略,也有些模糊,但大致的局势却很清楚,如今唐军主力应该困守晋阳、榆次、清源几县,突厥大军横向展开阵列,以数千甚至万余骑兵行大范围远距离的包抄战术。
一部往东,绕过晋阳、榆次,可能会攻打太谷,也有可能迂回攻打晋阳后方,甚至有可能是诱唐军出兵,野战歼敌。
一部往西,沿吕梁山脉南下,封锁岚州唐军南下的路径,同时还有一部越过文水,侵入了汾州,刘弘基所部的唐军斥候已经与突厥斥候相遇在介休县附近。
显然,河东的局势有崩坏的可能,晋阳、榆次能不能守得住是一个问题,岚州的唐军能不能保得住也是个问题,但这都是小问题,关键是刘弘基能不能顶得住突厥的猛攻。
如果刘弘基顶不住,那很可能一败涂地,将整个汾州都拱手让出,同时也会丢掉灵石和雀鼠谷,使突厥能侵入晋州。
一旦突厥进了晋州,那就一马平川了……李善忍不住想起武德二年的故事,裴寂同样是在介休被击溃,一路逃窜,将汾州、晋州全都丢了,宋金刚轻松的越过雀鼠谷。
要不是裴寂使了个坏,将宋金刚麾下的尉迟恭、寻相引到了夏县,虽然付出了永安王李孝基被杀,于筠、唐俭、刘世让被俘的代价,但却使李世民有了渡过龙门,驻军柏壁的时间。
“明日……最迟后日就要启程。”李世民看向李渊,“父亲,不能等了。”
李渊默默点头,不能将希望寄托在刘弘基的身上。
“从龙门渡河?”李善轻声道:“记得当年殿下渡河,驻扎柏壁,州县被劫掠,周边无粮仓……”
“怀仁所虑……”李世民点头道:“当年军中存粮亦不足,只是刘武周军中更缺粮而已,此番当从风陵渡河。”
“风陵渡口,背靠华洲,有永丰仓为后盾,稳步北上,方为稳妥。”李善捋了捋短须,“不过就未必能保得住绛州了。”
“等明日战报。”李渊道:“军中携干粮,明日调拨,后日一早启程。”
“是。”
“是。”
“二郎,天色已晚,你今夜辛苦,确凿主将人选。”
李渊这意思明显是让李世民与天策府的谋士、将校商议,李渊心里也是有数的,论能力,自己任命的这几个宰辅,是不及李世民手下的那些幕僚的。
李渊看了眼李善,“今夜怀仁也辛苦,与二郎共议。”
李善应了声,心想这好像还是自己第一次进入天策府,而且还是李渊让自己去的。
当李世民、李善一起出承天门的时候,河东大败的消息已哄传整个长安,甚至已经有了晋阳、榆次被突厥攻破的流言。
门下省内,裴世矩久久的跪坐在屋子内,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了,虽然河东战事打乱了自己的部署,但同时也给了自己提前动手的机会,最关键的是,等尉迟恭回京,自己就没有机会了。
裴世矩有信心逼迫太子下定决心,但需要调整一下计划,裴世矩陷入长时间的思索中。
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当然是你
天策府内,济济英才汇聚一堂。
虽然在天台山遭受重挫,虽然多有大将谋士外出,但依旧是星光璀璨。
秦王李世民端坐上首位,左侧第一位是魏嗣王李善,其后是天策府司马宇文士及,再后是黄门侍郎薛元超、刑部尚书屈突通,右侧第一位是杜如晦,其后是房玄龄、凌敬、长孙无忌、韩良。
李善侧头看了眼,再往后还有程咬金、秦琼、苏世长、高士廉、于志宁、虞世南、郑仁泰、长孙顺德、李客师、刘孝孙、李守素、王君廓、樊兴,要么是名扬天下的谋士猛将,要么是贞观年间的名臣。
不过场面有些尴尬,在李世民下询之后,一时间都没什么人开口,统兵出征,这是天策府大将都愿意的,比如秦琼、郑仁泰、程咬金都愿意,但问题是如此大战,谁都没有确胜的把握……不得不说,李善今日在场也给了很多人压力。
李善对阵突厥的战绩太过彪悍,所以今日河东战报传遍全城之后,启用魏嗣王的意见占据了主流意见,即使是天策府内亦如此。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不管是谁领兵,肯定是要抽调天策府大将的,毕竟现在齐王被废,东宫势微,而李善的旧部大都在灵州军内,所以肯定要用秦王一脉的将领……不说其他的,如今可能已经开战的刘弘基也是秦王一脉。
更别说去年天台山一战之后,大量十六卫的将领陆续被抽调北上,李世民乘机从陕东道、益州道、河北道抽调将校补入十六卫……其实也说不上什么乘机,因为有资格被抽调来的,基本上都是李世民旧部。
今年才被抽调回京的左卫将军李大亮看了眼李善,才开口道:“殿下,听闻宰辅举荐蒋国公挂帅?”
屈突通也看向李世民,脸色颇为苦涩,按照资历来说,他绝对有这个资格,但他被召回朝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年迈精力不济,这样的战事他是真的难以承当。
“举荐的为霍国公、蒋国公、赵国公。”李世民开口道:“霍国公执掌宫禁,蒋国公……赵国公如何?”
众人虽然没交头接耳,但也相互用眼神交流,片刻后开国公樊兴高声道:“殿下,赵国公虽有灵州大捷,但只怕难平此乱,不若以魏嗣王挂帅。”
程咬金嘿嘿笑道:“段志玄可是占了好大便宜,这次也该换人了。”
早年李善在代州驱逐段志玄,与天策府众将颇有间隙,但之后泾州、原州诸战中,段志玄在李善麾下频立战功,是天策府大将中这几年不多的立下战功的一员。
其实除了段志玄之外,张公瑾、张士贵、薛万钧这些秦王一脉的将领无不是在李善麾下建功立业,所以程咬金才有这番话。
说到底,屈突通不能统兵,能压服这些天策府大将的也只有李善了,苏定方还不够格,当然了,这些日子李善与秦王之间越走越近也是一个因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