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这倒是真的,吃的太多既会导致孕妇体重增加,也会导致胎儿体重增加,分娩难度也会提高。
朱氏唤来两个侍女,将桌上的碗筷菜全都收走,李善也是无语了,您儿媳妇是吃了,但您儿子还没吃饭呢!
这时候,距离日月潭四五里外,四五十匹战马悄然接近,为首的雄壮大汉翻身下马,留了十个亲卫收拢马匹,带着剩下的亲卫向日月潭摸去。
这是日月潭通往外界的唯一道路,还是李善前几年专门派人修建的石子路,两侧时而是密林,时而是山崖,易守难攻。
还没走多远,林中传来鸟叫声,雄壮大汉眉头微蹙,心中有些怀疑,此刻已然入夜,林中寂静无声,突然鸟鸣,不太可能是巧合。
再往前走了一段距离,远远已经能眺望到狭窄的村口了,雄壮大汉耳朵微动,轻微的弓弦声响起,两支响箭冲天而起,带起犀利的声响。
“阿郎?”
雄壮大汉笑了笑,“魏嗣王、赵国公均是名将,如今局势,理应如此。”
一行人继续向前,距离村口处还有百步的时候,两侧突然有伏兵杀出,左右各有数十或持刀枪,或举弓弩的青壮,村口处堆着鹿角,一名持槊大汉在后方眺望,身边簇拥着数十人。
雄壮大汉有些惊异,这不仅仅是戒备了,都布下如此陷阱,简直就是惊弓之鸟,不仅仅是怕被偷袭,只怕是唯恐有大军强攻的架势。
局面相持了会儿后,刘黑儿眯着眼打量着远处那几十人,天太黑了,不太看得清楚,不过已经有一人疾步而来。
“郎君前来拜会魏嗣王殿下。”来的是一位中年大汉。
“阿郎患病在身,闭门谢客。”刘黑儿毫不犹豫的拒绝,“你家主上名讳?”
中年大汉有些犹豫,回头看了眼,轻声问道:“敢问足下是……”
刘黑儿更是狐疑,自己在亲卫头领中虽然资历最浅,但实际上在此之前,一直是自己总领亲卫,隐秘登门,派出来的人却不认得自己。
这时候,外面突然爆发出喧闹声,似乎是等不及了,来人往前,左侧的亲卫毫不犹豫的放箭,箭枝在对方的眼前飞过。
刘黑儿在心里盘算了下,如今京中也只有平阳公主,如果遣派人来,绝不会这么隐秘,干脆拿下再说。
“生擒。”刘黑儿下令道:“不要杀了。”
端着弩弓,手持长矛的亲卫从四周缓缓前压,将对方围在了中间,挤压对方的空间,刘黑儿还在心想到底是什么人,不料一员雄壮大汉出手如电,突然伸手拽住一杆长枪,反手一拉,将亲卫拉得踉跄倒地。
周围一片大哗,刘黑儿心里一个咯噔,这样还敢出手,绝不会是敌人,立即高声呼喝,手持马槊赶上。
等李善接到亲卫来报赶到村口处的时候,双方已经停手了,亲卫正在给对方唯一一个胳膊受伤的汉子在裹伤,而刘黑儿还在与一员雄壮大汉撕扯,双方各持一柄马槊的两端,正相持不下。
李善也是醉了,来人是尉迟恭。
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关键妙手
在书房坐定后,尉迟恭还在赞赏刘黑儿的勇武。
天策府内,论通军略,晓兵法,领兵上阵,尉迟恭其实不算出挑,这方面比他强的不少,但论冲锋陷阵,护卫左右,勇武无敌,尉迟恭却是最强的。
天策府内的大将,秦琼、程咬金都经常单独领军,唯独尉迟恭常年护卫李世民身侧。
刘黑儿能与尉迟恭打个平手,可见其勇武,而且尉迟恭最擅长空手夺槊,李元吉当年自夸勇武,结果被三次夺槊,这次尉迟恭却失了手,双方扯着马槊相持不下。
“近两年前,阿黑守御南关镇,连败十余将,即使是阚陵着重甲持陌刀步战,也不过打个平手。”李善笑了笑,“敬德兄今日回京的?”
“嗯,午后入京,觐见陛下。”尉迟恭轻声道:“玄龄公嘱咐,定要拜会殿下,不过要隐秘些。”
“玄龄公也不提前说一句,闹出这场误会。”李善嘿了声,“都知道了吧?”
“玄龄公提及,魏嗣王足堪信赖,长史仲良公代秦王传令,皆由殿下指派。”
房玄龄、韩良都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幕僚,一个长期在秦王身边,一个出任陕东道大行台户部尚书兼尚书左丞。
尉迟恭看向李善的眼神带着几分古怪,这位魏嗣王几年内一跃而起为天下知,被誉为仅次秦王的名将,在朝中分量极重,但一直是陛下嫡系,从不涉夺嫡,却不料早早就投入秦王麾下。
只能说,演技太好。
李善有些意外,李世民居然让自己节制尉迟恭,这么信任自己吗?
李善迅速将如今长安的局势说了一遍,而且还细细剖析开,生怕尉迟恭不能理解……天策府内那么多良将谋臣,最不可能叛变的就是尉迟恭了,这也是李善建议李世民告知内情的原因。
历史上,太子李建成一度试图拉拢尉迟恭,但始终没有成功,最重要的是,玄武门之变中,是尉迟恭手刃李元吉,而且割下了李建成的首级。
“听明白了?”
“大体明了。”尉迟恭迟疑了下,低声问:“如今秦王殿下尚在军中,东宫会动手吗?”
“不得不防。”李善的回答非常简单,尉迟恭只知道部分内情,并不知道李善的身世以及裴世矩,“大军驻扎何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