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也连忙附和道:“是啊是啊,马上要春耕地里的活很忙,他们哪有时间学。”
    其实是在她心里,怕闺女经常的回来,惹得婆家人不高兴了。
    本来他们家这样的情况,就比秀才家要差许多,他们娘家人是无法做闺女的靠山的。
    甚至还很担心,听说今年黎三郎还要在省城考试,以后只怕是会走得更远。
    届时,公婆不喜丈夫靠不住,那他们家幺妹后半辈子的日子只怕是会很凄凉了。
    刘氏知道自家人的底,他们没本事帮不了青青,至少不能拖了幺妹的后腿啊。
    方青青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主要是有些事情说了再多不如拿出实际行动,教黎家的侄子们识字那是系统发布的任务,可是对老方家人她是真心实意的。
    也是,她想要为原主尽的一点心意。
    在这个时代,如果能稍微识字,哪怕不出去考学出去找个工作也可以比在家里种地日子要宽松一些的。
    这会儿院子里除了方老头方母,就只有方青青,并没有外人在场。
    所以,有些话方青青就可以放心大胆的说出口了。
    她打算将做豆腐的法子教给方家人,她也有四个哥哥,学点本事出去做点小买卖贴补一下家里肯定比完全只靠着种田凭着老天爷的心意过日子强。
    第82章 钻牛角尖
    这就是方青青的打算,她不可能将黎家的东西拿回来给方家人。
    但是可以教方家人一些赚钱的法子,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她还可以找机会将存放在空间仓库里的一些东西拿出来。
    并且操作得当的话,可以运行的更好。
    因为都想着赚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想必黎家人不会和方家人在做买卖的心得方面诸多交流的。
    方青青就可以做那个中间人啊,分别以两家人作为借口,她不就可以更多的从空间仓库里面拿东西出来了?
    当然了,如果单纯的这样做,只怕方青青又要被人骂了。
    会被老黎家的人骂,他们可不管方青青本来就姓方,会觉得她是吃里扒外帮着外人欺负自家人呢。
    所以方青青的打算是,先跟老黎家的人再支个招,让他们在县城摆个固定的摊位卖吃食比方说一边蒸着包子一边下面条什么的。
    等积累了足够的资本,还可以直接去开店。
    老黎家那边安顿好了,她再想法子帮帮娘家人,这样一来别人应该不会说嘴吧?
    再如何,她也是方家的闺女,难道真的嫁出去以后就完全不管娘家人的死活了?
    要是她真的那样做了,也照样会被人骂的,这人活在世上就是如此的艰难。
    想要面面俱到把什么事情都做到最好,那难度可不是一点两点的大。
    但凭着她本就是方家的闺女,总不能她在婆家那边日子越过越好却是眼睁睁的看着娘家人吃苦,所以再难方青青也要想法子把两家人都给兼顾到。
    可是刘氏在听了闺女的话之后,却是连连反对:“这是你婆家那边在做的生意,你如何能教给我们?”
    方青青就说道:“娘,我婆家那边准备换一门生意了,豆腐也做但是以后会做其他的。
    再说了,我也只是教你们做豆腐,真正的拿去卖还是要靠你们自己。
    县城这么大,难道他们家卖豆腐其他人就都不能卖了?”
    话当然不能这么说了,刘氏却依旧是摇头,“青青,你别担心家里,现在你爹的腿渐渐的好了。你四嫂也快进门了,以后家里的日子肯定会慢慢好起来的。”
    毕竟闺女已经嫁过去了,如果她老是挂念着娘家这边,刘氏真担心黎家的那两个老的会不喜欢甚至讨厌青青了。
    方青青叹气,果然她爹娘都是最疼原主的,如是这般这般如是的跟爹娘解释了一番。
    说是自己在县城里的时候,救助过一个年迈的阿婆,不仅仅是扶起在路边跌倒的阿婆送她回家。
    后来好几次去县城送饭的时候,也都会去探望阿婆。
    “老阿婆可怜,一个人住着,她儿子媳妇都在省城虽然也会托人捎口信回来但是老人家老了有点小病小痛的孩子远了不在身边怎么行呢?”
    多接触几次,就有了交情,于是方青青就知道了老阿婆儿子媳妇都是做买卖。
    先是在县城摆了个面摊,她那可是祖传的手艺,面条擀的劲道浇头有滋味整个面条汤都好吃的不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