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策慢条斯理喝着茶,直到听见“娶她进门”这句,才微微皱起眉头。姜辞的动作,外人不知道,他却早知端倪。
去年年底,他得知姜辞跟孟景舟私底下来往时,曾提醒过姜辞一句。后来她动作轻,他便耐心先当个看客。
是那晚孙之净邀他去喝茶,他在席面上见着许穆阳后,才真正明白姜辞到底想下什么棋。往后,姜辞走得每一步,他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可他已经告诉姜辞,往后只跟她谈风月。况且她事情做的滴水不露,这一切也并不波及边家的利益,他根本无可指摘。
孙之净来他这儿发脾气,无非是觉得姜辞当初是他引荐的。另外,事情弄成现在这样,孙之净十分被动,许家被架在火上烤对他毫无好处。
他本来觉得,把许穆阳用好了,这会是颗听话的棋,而且许家的资质跟他的项目十分匹配。如此一来,他不仅要面临失去跟elias合作的风险,还要承担自己名誉上的损失。
船上的人出了纰漏,掌舵的人必然糟心。
老太太比边策先听不下去,亲自给孙之净倒了茶,想灭灭他的火气。
孙之净却停不下来,茶也不喝,好脸色也不给,“自个儿给自个儿树敌,我倒要看看这姑娘往后的路该怎么走!”
又扬言,以姜辞的本事,根本吃不下这么大的项目。
孙之净走后,老太太仔细盘问了边策一通,得知他全然不知情,让他去查一查这里头的细枝末节。
边策无意去查,姜辞下棋的手段深浅,他已然领教。这里头的本事,有他教的,有她父亲教的,但更多的,是靠她自己的筹谋。
就好比徐翊宁这号人物,她能先忍下,再边羞辱边利用,这样的心性,是在她曾经吃过的苦受过的折辱中练就的。
老太太早知道姜辞不简单,却没料到她下手如此稳准狠,她问边策:“眼下你打算怎么收场?”
人脉也好,资源也好,毕竟孙之净的项目在边家的利益链上。
怎么收场?无须收场。
姜辞赶走了许穆阳这只蛀虫,对这个项目有百利而无一害,这也是给孙之净敲一次警钟。往后孙之净用人,只会更加小心。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会回到正轨。
姜辞这个名字,将正式摆脱“顽皮花瓶”的标签,重新落入那些曾看轻她的人的眼里。
边策正细想姜辞的那笔烂账究竟是用了什么障眼法,邮箱里忽然收到一□□国发来的邮件。
对方用玩笑的口气问他,他托底的事情还算不算数。
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他这位能干的女朋友才刚刚完成了她的复仇,且得缓一缓精气神呢。
-
风波过后,elias停下脚步,不再急于寻找合作方。这正是姜辞的愿景。国内大环境与她都需要成长,最令人瞩目的项目要落地在最合适的时机,才能迸发出最大的价值。
事已至此,姜辞出于朋友间的道义,向她坦言自己的全部计划。
令她感到蹊跷的是,elias并未对此感到愤怒。姜辞误以为这是绅士的风度,提出她愿意为elias的项目投钱,助力他继续做科研。
elias却拒绝了。
“我们还是先开展你的梦想吧。”elias似乎不缺研发资金,他云淡风轻的态度莫名让姜辞想起她的边先生。
姜辞的那笔烂账正是去年冬天她以戴女士的名义在海南购入的一块地。边策推测的不假,这就是她的障眼法。
她跟elias合作的第一个项目,即将诞生在那块土地上。她会跟当地有关部门合作,建立一个慈善性质的养老机构,并在机构里做康养医院的试点投放。
这是费力且不一定讨好的事情,但因老姜和戴女士赞同,姜辞便有了信心。
去年春天,她一个人遥遥看着属于孙之净的那片地基,了解了他跟边家这种长此以往的互利模式后,她也曾感到迷茫。
短短一年的时间,她被迫学会了退让和坚守,她退让的是看似唾手可得但实则荆棘满布的那条捷径,坚守的是老姜和戴女士手把手教会她的立足之本。
去年冬天,她拒绝了孙之净的求和,从那一天开始,她就不再惦记需要他人施舍才能拥有的切片蛋糕。
她的人生道路如此漫长,完全不必求胜心切,她需要一点点磨炼,一点点掌握本领,这样有朝一日才能做出自己拥有分配权的完整蛋糕。
-
合作落成后,姜辞忙于跟elias的团队开会,又在德国逗留了一段时间。
边策料想她干成这么大的一件事,必然不知道怎么跟他开口,就先冷却两人之间的联系,给她想好说辞的时间。
姜辞一来是忙,二来是奉行边先生不主动她就不主动的原则,见边策不主动问询此事,也不问候她,那就拉倒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