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07节(3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而所配属的辎重哨,却需要两百五十匹骡马,三百名士卒来供应,四个辎重哨,总数超过千匹。
这也是枢密院只批准建设了三个重炮营的原因,因为实在是太浪费资源了,除了攻城,其实这些重炮的应用范围很小,而且还行动缓慢。
由于城中守军有两镇新军,所以清兵方面,并非没有反击火力,大约八十门新式火炮,排列在四面城墙上。
除了新式火炮,还有近一百门中大型佛郎机,这并不奇怪,襄阳本来就是军事重镇,再加上这两年,济尔哈朗又多次加强,襄阳城规模不大,在如此火力配备下,宛若刺猬般,让人很难下口。
不过在火炮数量上,明军还是有压倒性优势的。
十个师的炮营,合计四百六十多门野炮,足以围堵四面城墙。
但比较为难的,还是襄阳城的护城河实在太宽,最宽处达半里之遥,重炮射程本来就不远,一里就顶天了,故而只能抵近射击。
-------------------------------------
在明军火炮不断往前移动之时,正是以逸待劳的清军炮兵优势所在,趁此机会,马上展开射击,尽可能打击明军炮营,最好让对方难以构筑阵地。
“通通通……”
城头上烟雾缭绕,火光闪射,霹雳般弹丸,不断向缓慢移动中的明军炮营冲来。
由于数量实在庞大,不时之间,就有被倒霉击中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若是撞到人,当场留下一蓬血雨,残肢碎肉遍地,若是撞到火炮,顷刻间变形扭曲,无法使用。
更麻烦的,是那滚烫弹丸蹭到驮运当中的弹药,很容易造成火药殉爆。
一名二十多岁的年轻明将,站立在临时修建的木台之上,身侧数名执旗传令兵,不断挥舞,向远处的各炮营单位传达指令。
这可是十个炮营,数百门火炮,除却发射转移之类技术问题外,如此多的炮兵,如何统筹、排布,亦是大问题。
炮兵指挥和马步军指挥大不相同,需要深厚的数理与工程知识,故而李过专门调来了一名枢密院承旨统一指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