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311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十几万人,与其说是军队,不如说是整个东吁王朝境内,各个缅族,克伦族,掸族,克钦族等等大小部落的壮丁凑在一块,聚集的,宛若蝗虫过境般的劫掠队伍。
不过当缅军步入云南境内,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了莽白的预料
他们在孟艮、孟琏等地,基本没有遭遇到什么激烈反抗或是阻击
甚至连传说中的明军云南都督府的影子都没看见
当然,同样的,他们也没有获得多少战果
孟艮府核心的几个市集都被分散进了山寨和关隘
而如孟琏司那样的土司,对此经验更加丰富,直接收缩所有土司人口进山固守。
莽白有心停下来攻击,又有些浪费时间
更重要的是,他麾下杂七杂八凑出来的十来万大军,可忍不了继续在这一无所有的山地打转。
他们真正觊觎和渴望的,还是云南内地,滇中的富庶之地
那里家家户户都有粮食、牲畜和布帛
更别说,大米谷物滋养和安定的农耕生活出来的女子,也比自己族中那些个瘦巴巴的女人有滋味多了。
莽白在事前已经许诺过,这次出兵,除了昆明城府库里的财宝属于他以外,其他东西,都任众人掠取。
之所以除了昆明城,乃是因为之前莽白不知从那个游商嘴里听说,大明在云南的沐国公府中,有无数的金银财宝,堆积如山,可以装满几十个仓库。
这也成为了刺激莽白敢如此冒险的一大原因
虽然说这事也没说错,但实在是信息延迟太大,实际上,此时黔国公府里,哪有什么财宝?光烈三年之前,明军收复云南时,就被搬空了,甚至人都没几个。
当代沐国公沐天波,三年前,已经迁居入南京,担任兵部左侍郎了
在光烈朝的诸多勋贵中,黔国公沐天波和开平侯常延龄,算是独有的两个继承自开国爵位的两支。
他们和朝中现任大宗正的越王朱以海(原为吴王,光烈十一年主动请辞改封),属于朝中政治势力里比较特殊的一派,被称为“前贵”。
朱由榔并没有亏待沐家,沐天波的几个儿子,在大明军中,都算是新兴中层将领,能够预见到,未来肯定能走到一线指挥岗位。
任何王朝,在天下鼎定之后,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就是统治阶层的换代。
好在,现在大明,与之前不同就在于,朝中无论文武,哪怕是文官,都更倾向于让自家子弟从军。
但沐家和秦、马两家,在西南地区的影响力还是不小,所以沐天波的二儿子沐显忠,现在就在云南都督府下,任职副将。
-------------------------------------
“我们距离昆明还有多远?”
莽白看着眼前,粗略得不成样子的地图,满头是雾
以缅甸的军事水平,虽然对于云南外围的土司、宣慰司比较了解,但对于云南内地,其实是两眼一抹黑的
大多数部落头领,顶多也就知道一个昆明,或者大理之类
至于具体的行政划分,全靠之前从边境商贩和少部分投靠的土司头领口中,稀碎获知一些。
正如胡一青所言那样,这样的军队,根本就无所谓战术可言
莽白手下亲信,有两个头领,分别是东吁王朝的左右蕴纪,相当于汉人的宰相。
当然在这种粗劣的部落统治下,其实他们也各自是部落首领,只是和王室关系更近而已。
此番各自辖制万余人丁,在大军前面试探
听闻莽白的疑问,左蕴纪钦吴回应道
“大王,我们现在这里叫做景东府,再往北百里左右,就进入楚雄府了,楚雄已经是云南的腹地,再往后,就是昆明。”
“还需要多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莽白头脑中还是没有清晰的概念
“以眼下的行军速度,大约还有十一二日的路程。”
莽白终于点了点头
但心中还是有些忧虑地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