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咸阳?
以韩信的胆子外加感人的政治水平和情商……
水太深了,韩信怕是把握不住。
也得亏是始皇帝还在上面压着。
韩信封赏过后,始皇帝依旧没有停止。
韩信封赏了,蒙恬自然也要封赏。
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蒙恬在经营陇西抵御匈奴之前战功也不少。
他本就距离封侯一步之遥。
比起来韩信,他才是稳扎稳打一步一步走上去的。
抛开陇西之功,他前面大小功绩也不少,虽没有单独灭国之功,但是基本上也都是核心人物之一。
他的爵位本就是大庶长。
往上,自然就只有关内侯和彻侯了。
彻侯不必说,大秦有且只会有一个。
关内侯,大秦却不在少数。
韩信再怎么说也是蒙恬的手下,这功劳不可能没有蒙恬的份。
毕竟,没有蒙恬之前稳扎稳打的经营,没有蒙恬打下来的基本盘,韩信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上将军蒙恬,功定匈奴,修筑长城,经营陇西,邸定东胡月氏,封关内侯,赏万金,食邑千户……”
封赏下达,蒙恬终究封侯,朝臣无人不满。
封赏表功宣布之后,原本一些心不在焉的人眼神也终于亮了起来,所有人都期待着重头戏的降临。
始皇帝也不负众望的开口。
“近些日子,诸卿进言立储之事,国无储则不稳,人心难以齐定,是故予诸公卿,交相议论,已为借效。”
第一百五十一章 嫡庶之辩,太子太孙二储共立。
国无储君,社稷难安!
尤其是建立在始皇帝已经五十多岁直奔花甲的年龄之上。
从龙之功未必所有人都看得上,但是所有人肯定都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继承人,给予自己一个明确的方向,以使自己可以继续安然的享受来之不易的一切。
人心总是趋向于安定。
只要皇帝不闲的没事养蛊,大部分人都希望储君早早定下来。
因此,始皇帝话音落下,朝堂群臣,霎时之间屏住呼吸。
始皇帝想登基继位至今已有四十年有余,迄今为止,储君都未曾定下。
别说定下,甚至从来没有拿出来公开讨论。
往往有议论储君的奏折,也都是留中不发。
如今,这还是自始皇帝登基继位以后的头一遭。
哪怕冯去疾等人心中早有准备,但是终于从始皇帝口中说出来的时候,依旧有一种拨开云雾的喜悦。
始皇帝,终于要将这件事堂而皇之的拿出来了!
赵泗坐在始皇帝侧位,观察着朝堂百官的言行。
压抑不住的激动之情是掩饰不住的。
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始皇帝终于放开了一天口子,一时之间,朝堂之上,竟然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唯有,呼吸声,重了几分。
王翦老神自在的闭目养神,李斯一脸严肃,看不出来任何神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