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后我成了神

辞职后我成了神 第344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一人手持钢叉,一人手持钢刀,两人驱赶着一行人,默默行走在血月之下,没有丝毫的声音,显得极为诡异。
宋词见此,取出【云中白】,在空中写下了一个隐字。
接着字迹化作一缕青烟,缠绕在宋词的身上,他的身形立刻变得忽隐忽现起来。
宋词深呼了一口气,接着放轻脚步,走向队伍,跟随在人群之后。
而那一左一右来回走动巡视的牛头马面,似乎心有所感,立刻回头望向队伍后方。
可是却没有丝毫发现,环顾一圈后,又默默地转过头去,但宋词却被吓了一跳,好在没被发现。
可就在这时,忽然一阵乐声传来,宋词回头望去,就见一队人马正向这边疾驰而来,有敲鼓的,有打锣的,有吹唢呐,有吹笙抚琴的,众人团团围住一顶雕梁画栋的轿子,轿子有十六人抬,好生气派。
在古代,十六人抬的轿子,只有皇帝可乘坐。
牛头马面立刻驱赶着路上亡魂避让,宋词也早早地躲到了一边。
那一队人马走得很快,眨眼之间,就从宋词面前疾驰而过。
那十六台的轿子,轿帘四面打开,所以宋词一眼就认出里面所坐之人,正是老梁的女儿梁红艳,果然他没猜错,这梁红艳,正是张素灵新纳的小妾。
不过也不知道是张素灵使了手段,把其强取豪夺而来,还是她的丈夫,把她献给了泰山鬼王。
不过小妾出行,竟然也有如此阵仗。
另外,宋词还在队伍之中,看到了另外一人,正是那日在网吧所见,梁红艳说是他儿子的那位年轻人。
此时他完全没有当日的萎颓模样,整个人显得精神奕奕,他手持一根臂长的九节鞭,雄赳赳气昂昂,显得好生威势。
不过这人天生猴相,即使骑在马背上,依旧动来动去,四下顾盼,眼神不时扫过队伍人群,似乎在挑选猎物一般。
不过眼神每次都从宋词身上一掠而过,即使看到,也好似完全当他不存在一般,这正是【隐】字的神奇所在。
等着一队人马过去,牛头马面,再次驱赶一行人前行。
队伍行走得很慢,前方如同堵住了一般,有时数秒才移动一步。
宋词也不想再这样耽搁,于是走出人群,准备独自往前,可就在这时,人群之中忽然传来一阵抽泣之声。
宋词大感惊讶,他还一直以为这些亡魂被迷了神智,原来他们还有意识。
哭泣的一位年轻姑娘,大概对自己年纪轻轻,就这样身死,感到不甘,随着她的哭声,引发了队伍里另外一些人抽泣和哭喊,一时间整支队伍显得有些凌乱。
这时马面从腰上解下一绳,原来是一条软鞭,抽打向刚才那位少女,随意着每一次抽打,女子的灵魂都如同受到磁场干扰,闪烁一下,接着发出凄厉的惨叫之声。
吓得队伍之中,其他人脸上苍白,刚才哭泣的人,噤若寒蝉,再也不敢发出丝毫的声音。
也不是没有胆大的,宋词就发现有几人,竟然想要脱离队伍逃跑。
而那牛头丝毫不客气,手中钢叉直接抛飞出去,直接叉中一人,把对方钉在地上。
然后走过去,拔起钢叉,连叉上的人一起扛在肩上,丝毫不过对方的哀嚎。
至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宋词没再关注,而是继续向前,然后他就发现,这牛头马面并非两人,而是一群人,每隔一段,都有一对牛头马面来回巡视,而他们的长相也都一模一样,如同分身一般。
宋词想到小蝴蝶和小米粒她们,当年桃源村最鼎盛之时,行者应该很多,或者有什么分身之术,要不然只靠两个孩子,不眠不休,也引渡不了几人。
随着宋词加快脚步,终于来到了一座桥前,桥并不大,甚至还有些狭窄。
但在桥前,有一块青色巨石,石头上写着【早登彼岸】四个大字。
这块巨石,正是传说中的三生石。
在三生石之后,是一个圆形高台,这就是望乡台。
从望乡台上下来,就是奈何桥的桥头。
桥头上有一位老婆婆,身边摆放着餐具,每个路过的亡魂,都让其喝上一碗孟婆汤。
而在孟婆旁边,还站着一些兵丁。
宋词没有犹豫,直接从三生石前路过。
此时三生石前,正站着一位老者,三生石上照应出老者第一世乃是一位佃户,生活很是贫穷,一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妻子早早病逝。
因为大旱,女儿被他卖给城中富户,当作差使丫环,小小年纪,却被折磨而死。
两个儿子,一个活生生地饿死,一个服了兵役,死在了战场上,而他自己,命却较长,一直活到六十多岁,才因落水而亡,最终一张草席,丢在乱葬岗,被野狗啃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