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坐在一起,聊了不少关于抗倭军的话题,最后皇帝咳嗽了一声,开口道:“朕的那位王兄,看来是不肯再南下了,正好沈卿你也擢升了一品,代钦差三个字里的代字,也就去掉了。”
“王兄不再南下,他身上那个抗倭军指挥使的身份,自然也就不能再兼着,朕的意思是,把这两个人分别提拔为正副指挥使,沈卿以为如何?”
沈毅恭敬低头:“都在陛下一心,臣不敢置喙。”
“哎呀。”
皇帝摇了摇头,笑着说道:“这话就太见外了,王兄回京的时候,把这一趟南下的事情详细跟朕说过,他说这一支抗倭军,基本上都是你沈七自己拉起来的,抗倭军的人事任命,自然是要问过你的意见,只要沈卿你摇摇头,朕绝不会用他们。”
沈毅立刻低头道:“回陛下,臣没有意见,这二人主持抗倭军正合适。”
“不是他们主持。”
皇帝微笑道:“还是要沈卿你南下主持才行,给他们把把方向。”
说到这里,他咳嗽了一声,开口道:“既然这样,朕回头就跟兵部打招呼了,这两天沈卿你要是有空,就带他们二人去一趟兵部,把该办的流程办了。”
皇帝轻声道:“你亲自带他们去一趟,免得兵部那帮人为难他们,记着……”
“不要让他们跟兵部有什么勾联。”
正常武官到建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兵部拜码头,把该送的钱在兵部上下挨个送上一遍,这样才能保证“仕途”顺畅。
不然,就算是朝廷要升你的官,兵部那边随便压一压,也能压个一年半载的,再随随便便操作一下,就能把你的前程毁个干干净净。
而沈毅这种两榜进士,翰林院侍读学士,又是皇帝面前的近人,这就不是兵部那些人能够随意拿捏的了,因此皇帝才让沈毅领他们俩去办手续。
沈老爷微微低头道:“是,臣明天就带他们去兵部,正好也去兵部看一看,跟兵部的上官们认识认识。”
皇帝闻言,哈哈一笑,伸手拍了拍沈毅的肩膀:“说起来,你在兵部也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了,现在恐怕连兵部的三个堂官都还认不全罢?”
沈毅苦笑了一声:“实不相瞒,臣只在朝会上有幸见过三位堂官,私下里是一次都没有见过的。”
“你去见一见也好,不过也不必怕他们。”
皇帝闷哼了一声:“朕早看兵部的那三个人不舒服了,上次朕跟他们说朕要开沿海都司,三个人齐刷刷的站起来反对,早晚全换了他们。”
“对了……”
皇帝一拍脑门,开口道:“沈卿你上次说的市舶司的事情,这几天朕找户部还有几位宰相商议过了,准备今年下半年就派人下去筹办市舶司,争取明年开年之后就能办起来,这朝廷的事情到了地方上,未必就那么好办,到时候沈卿你在下面,多多照应。”
说到这里,皇帝陛下微笑道:“刚给你升了官,就不好再许你什么官职了,这样罢,明年市舶司要是能开起来,朕给你家那位夫人许个诰命。”
说到沈毅的家里人,皇帝似乎想起了什么,微笑道:“说起来,朕听说沈卿的儿子,与朕的长女是同一日出生,真是缘分奇妙,将来……”
皇帝半开玩笑的看着沈毅。
“将来咱们两家能结个亲家也说不定。”
第五百八十四章 兵部衙门
皇帝这句“结亲”的话,听起来像是画饼,但是实际上并不是画饼。
因为这两个孩子都刚出生不久。
到他们两个人成婚的年纪,少说也是十五六年之后的事了,而现在二十岁的沈老爷已经官居五品,十五六年之后,哪怕他硬熬资历,也能熬个三品官出来。
皇帝的女儿,嫁三品官的儿子,并不是特别出奇的事情。
甚至,到时候的沈家,未必肯愿意让长子去给皇帝做驸马。
如果这个时候,皇帝说将来沈毅有了女儿,让这个女儿去做太子妃,那才是真的画饼。
而且是奇尺大饼!
跟皇帝扯了会皮之后,见时辰不早了,沈毅也知道皇帝多半还有其他的工作,因此也没有在甘露殿赖着,直接对皇帝拱手告辞了。
皇帝点了点头,让高明把沈毅送出去。
高太监恭敬低头,然后引着沈毅离开甘露殿。
两个人走在路上的时候,沈毅走在高明身后,忽然没头没尾的说了一句:“高公公,邸报司……”
“是不是收归内廷了?”
高太监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面带笑容的沈毅,淡淡的问道:“沈侍读问这个做什么?这是朝廷的事情,要过问也应该是吏部过问罢?”
沈毅脸上带着笑容,微笑道:“也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就是过些日子,下官还要南下剿倭,到时候用到邸报司的地方还很多,所以想要打听打听,现在邸报司是归属外廷还是归属内廷,这样跟邸报司沟通的时候,也能把握好分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