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爷微微眯了眯眼睛,开口道:“明白我的意思罢?”
“明白。”
薛威拍了拍胸脯说道:“沈公您放心,属下们一定替您办成这件事情。”
沈毅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能杀便立刻杀了,不能杀也要吓一吓他,让他永远记住你们。”
“再有……”
“两国都有在淮水附近驻军,你们只有北齐使团沉船之后,那唯一的一次机会。”
“两边都是军队,一击不中,便立刻遁走,往南边逃。”
沈毅深呼吸了一口气,叮嘱道:“可以被地方官府捉住,但是不能被淮河水师捉住,明白了吗?”
“属下遵命!”
薛威霍然起身,对着沈毅抱了抱拳:“属下立刻去安排!”
“安排个屁。”
沈毅白了这厮一眼,没好气的说道:“大雪的天,那么晚了,你去安排什么?”
“万事都等明天再去做。”
“我让蒋胜带你去厢房休息,再让家里人给你烧一锅热水,你洗漱之后睡一觉,好好休息休息。”
说罢,沈毅就让蒋胜带薛威下去休息了,同时又让家里的丫鬟,给薛威准备了一点饭食。
等到送薛威离开自己书房之后,沈老爷踱步走回自己的椅子上,坐了下来,他看了一眼自己写在纸上的写的新闻稿,先是微微皱眉,然后把这份稿子团成了废纸,丢进了一旁的纸篓里。
他重新拿了一张新纸,放在了自己面前,思忖了一会儿之后,提笔在纸上写上了两行字。
“平倭寇,圣天子经略东南!”
“望北齐,北鞑靼马踏燕京!”
这个标题写的非常浅显易懂了。
只不过有真有假。
上面半句自然是真的,但是下面半句嘛……
只能说不完全真实。
整个洪德九年里,北齐与更北边的鞑靼,的确发生过数次战争。
北朝的齐人,是女真族的一支,而更北边的鞑靼,则是当年蒙古帝国留下来的“碎片”,双方本来就有一些世仇,现在鞑靼统一了附近诸部,慢慢壮大了起来,近些年冲突愈发激烈。
当然了,北齐入关以后,虽然高层迅速腐化,不再有六十年前横扫天下的北齐骑兵,但是毕竟骨架大,在与鞑靼的战争里,只能说是互有胜负。
远远没有到马踏燕都的程度。
因此,这份稿子的下半句,是沈毅根据北齐的情况,“稍加夸张”而来的。
有了思路之后,沈老爷写起文章就要顺手多了,花了一晚上时间,基本上就把一篇文章写完了。
次日,正月十一上午,沈毅带着这份宫里催了好些天的稿子,进了宫里,在内侍省见到了高太监,把自己的稿子递了上去。
高明接过这个稿子,并没有直接看,而是看向沈毅,淡淡的说道:“沈学士这一次的文章,拖了好几天的时间,连陛下都过问了好几次,可是没有以前那么勤快了。”
沈老爷面色严肃,拱手道:“高公公,这篇文章,是下官呕心沥血所作,家中还有好几篇废稿,陛下交待的事情,下官自然是一点也不敢懈怠的。”
高太监呵呵一笑,开口道:“咱家这就把这篇文章递上去,沈学士先不要走,在内侍省坐一会儿,陛下一会儿可能要召见你。”
沈毅老老实实的点头。
高太监离开内侍省之后,他便坐在内侍省喝茶,大约只过了盏茶功夫,就有小太监过来,把他领到了甘露殿,见到了一身冬装常服的皇帝陛下。
皇帝正坐在软榻上,依旧在看沈毅的这篇文章,见沈毅走了进来,不等沈毅行礼,皇帝陛下便对沈毅招了招手:“你过来。”
沈毅又近前了几步,作揖行礼道:“陛下。”
皇帝抖了抖这篇手里的文章,抬头看了沈毅一眼:“朕怎么不知道,鞑靼马踏燕京了?”
“臣也没有说鞑靼马踏燕京。”
沈老爷眨了眨眼睛,笑着说道:“臣只是说鞑靼凶狠,可能要马踏燕京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