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靖安侯 第669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不过他没有去接这个梗,而是淡淡的看着周世忠:“周大将军,你们周家祖坟所在,我已经打听清楚了。”
“你好自当心。”
说完,他看了看身旁陪着的薛威,沉声道:“去调大船,送世子过河。”
薛威立刻抱拳,道:“是!”
这厮学聪明了,因为有外人在,他没有把沈公两个字给说出来。
很快,周世忠的船被薛威等人的船只逼离北岸,周大将军满脸怒气,回到了船舱之中。
船舱里,一个年轻人正在低头喝茶,见到周世忠怒气冲冲的走进来,伸手给周世忠也倒了杯茶,笑着说道:“大将军息怒,那人是南朝进士出身,牙尖嘴利,你吵不过他也不奇怪。”
“殿下。”
周世忠坐在了椅子上,喝了口茶水,还是心中郁气难平:“那厮实在太过气人,有朝一日要是落在我的手里,非好生炮制他不可!”
“好了好了,大将军消消气。”
卫王赵楷笑着说道:“这仗也打了一年多了,虽然打的不太好看,但是最终逼得南朝人派了个世子为使臣到燕都求和,咱们的面子也算过得去了。”
赵楷放下茶杯,开口道:“这一次,本王与这个南朝世子一同回燕都去,带着个求和的世子回去见父皇,回到朝廷里便说得过去了。”
“我这一趟即便无功,也无过了。”
此时此刻,在周世忠和赵楷眼里,南陈派出世子求和,这场长达一年有余的战事,就算是告一段落了。
最起码短时间内,不会再打起来。
虽然是燕都先派的使者去建康,不过燕都并没有过多宣传,如今南朝派了个世子去燕都,朝廷那里就有个交待了。
而卫王殿下这趟差事虽然不太顺利,但是有这么个南朝世子作为收尾,他也勉强能够回燕都缴旨。
当然了,这位卫王殿下根本不可能想到,他带了个怎样的“大宝贝”回燕都缴旨。
……
周世忠的船只离开南岸之后,很快,薛威的战船便准备妥当,也停在了港口,沈毅把今天送到甲板上,两个人拱手作别:“世子到了燕都之后,一切小心,如果觉得不对劲,或者觉得回来不安全,切记……”
“一定一定不要出燕都半步!”
李穆拱手还礼,笑道:“好,真有那个时候,我便等着子恒来救我。”
两个人告别之后,战船缓缓离开南岸,朝着北岸驶去。
等到船走远,张简还有些心有余悸:“子恒你刚才,是吓唬那些齐人还是说真的?我怎么觉得,你真的想杀了那个周世忠……”
沈老爷看了一眼南边,握了握拳头。
“不是朝堂掣肘,我早就手起刀落了!”
第九百章 忠孝两全
假使无有朝堂束缚,周世忠亲自到南岸来,沈毅想都不会想,立刻就会手起刀落,把这厮给砍了。
周世忠一死,李穆便没有必要再去燕都冒险了,因为到时候两国必然翻脸,他再去燕都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而且,皇帝也希望看到这个局面,因此沈毅如果这么做了,皇帝并不会责罚他,不过庙堂里的诸公,还有朝廷法度饶不了他,到时候丢官事小,害了一家老小才是事大。
皇帝都未必保得住他。
因此,他只能看着李穆北上,却无能为力。
李穆这一趟北上,是有一些凶险的,因为沈毅心里很清楚,李穆这一趟是去得罪齐人的。
齐人朝廷多半不好杀他,也不敢杀他,但是只要他离开燕都,齐人之中的激进分子,尤其是朱里真人之中的激进分子,一定会对他痛下杀手!
所以,沈毅才会告诫李穆,如果情况不太对劲,一定不要离开燕都。
所谓情况不太对劲,无非就是指北齐朝廷没有派人护送他,或者说没有派很多人护送,在那种情况下,他离开燕都必死无疑。
在淮河边上目送李穆的船只远去之后,张简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未知这一场战事,能不能到此为止。”
李穆去燕都的意图,朝中少有人知道,包括中书五个宰相在内的大臣们,也真的是以为李穆是去议和的,他们甚至还拟出了一个议和章程交给皇帝审批。
没有人知道,中书拟订的议和章程,刚进甘露殿,就被丢在了一边,皇帝看也没有看过。
如今,恐怕就只有皇帝,沈毅,李穆三人以及高明还有内卫的少数人知道李穆此去的真实意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