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有气无力的招了招手,然后给刘乙使了个眼色,刘太监连忙搬了个小墩子,放在了马诚身后。
“坐下说。”
永平帝说完这句话之后,似乎有些疲累了,伸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语气有些虚弱:“你面前的几份文书,看一看。”
马诚恭敬低头,他看了一眼几份文书的封皮之后,先是翻开哈信的文书看了一遍,紧接着把其他几份文书统统看了一遍。
看完了之后,这位北齐宰相低着头,开口道:“皇上,征南军长时间以来,一直远胜南朝军队,二十年前周晋安更是以征南军大破南人,如今让南人越过淮河不说,竟还被他们占了徐州城!”
“周世忠其人,罪不可饶。”
皇帝面无表情,开口道:“朕是问你,该如何解决这件事,不是问你如何处理,若是处理了一个周世忠,南边的事情自此迎刃而解了,朕立时就活剐了他。”
马诚低头想了想,回答道:“皇上,周世忠这个人,虽然没有什么大本事,但是他的一些想法是没有问题的,他在奏书里说,徐州城墙高大,守军又多,强攻得不偿失,不如围城,城里粮草尽绝之后,南人自然不得不出城,到时候便可以一网打尽。”
永平帝静静的看着马诚,问道:“马相当真觉得,那……徐州城里的淮安军,是一支孤军?”
永平帝的意思很明确。
如果淮安军粮草绝了,南陈自然会派兵前往徐州接应。
到时候,大齐的脸面,就彻底扫地了。
马诚低着头,开口道:“皇上圣断……”
皇帝闭上眼睛,开口道:“鞑靼汗不是同意和亲了么?”
“让边军的图远南下,接任周世忠的征南军主将一职。”
说到这里,永平帝眯了眯眼睛。
“周世忠爱惜羽毛,不舍得让手底下的人去攻城,朕只好换个外人去领征南军了。”
永平帝喘了口气,继续说道。
“再从禁军三大营里,挑选十万人给图远,让他领兵南下,彻底解决徐州的事情。”
皇帝斜躺在了榻上。
“那些南人,不打不吃教训,这一次打痛了他们,朕才能安心。”
马诚起身,又跪在地上,给皇帝磕了个头,语气恭谨:“皇上圣明,老臣这就去安排一干事宜……”
皇帝这会儿已经躺下,他闭上眼睛,缓缓说道:“朕近来,愈感疲惫,以后朝廷里的事情,就不要送到朕这里来了。”
“朕会发谕旨。”
“让皇三子赵隶监国,暂进议事堂……观政,几位宰辅……”
皇帝声音渐悄。
“多带带他。”
马诚闻言,心里有些悲恸,跪在地上,撅着屁股磕头。
“老臣……遵旨意……”
第一千零六章 烧冷灶
三皇子岐王赵隶入议事堂监国观政的消息,很快遍传燕都。
这就是一个明确到不能再明确的消息了。
监国观政,意思就是代皇帝监察朝政。
这是皇帝向外传递比较明显的信号了,这位平日里不怎么起眼的三皇子,立时成为了新君的最大热门,几乎在第二天,岐王府就门庭若市,不知道多少人登门拜访。
这个时候,周元朗还在燕都城里奔走。
他在岐王府门口,登门求见岐王,该花的钱都花了,甚至连门房都送了礼。
但是岐王府现在太热门,周家又明显的江河日下,整整三天时间,周元朗依旧不得其门而入。
这位周家的少将军,只能回到家中,一个人独自思索了一个晚上之后,终于下定决心,决定去烧冷灶。
于是乎,在这天傍晚,他寻到了四皇子赵楷府上,也就是卫王府。
卫王殿下,这两年在淮河吃了大亏,尤其是他把南陈的使者李穆,带到燕都“和谈”,结果李穆在朝会上大放厥词,让永平帝颜面大失之后,这位原来的热门皇帝人选,便失了圣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