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靖安侯 第928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赵昌平低声道:“怕有人,宁愿撞死在德庆宫里,也不愿意这个法子推行下去。”
“整个朝廷里的官员们,十有八九也是要反对的。”
皇帝看向赵昌平,问道:“那赵相你呢?”
赵相公低声道:“陛下,老臣夫人家里,拥有土地甚多,经商更是遍布几省,称得上是豪商巨贾,从这一层来说,老臣自然是应该反对的。”
“不过……”
他低眉道:“为大陈社稷计,为天下苍生计,老臣心里,是同意这个法子的。”
“但士绅纳粮这四个字,现在是绝推不动的。”
赵相公语气坚定。
“一个不小心,朝廷立时震荡。”
皇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是这个道理,如今正在北伐,朝廷经不起动荡。”
说到这里,皇帝没有继续说下去。
他还有一句话没有说。
现在,他的威望,也不太够。
有一天,北边战事更进一步,真的实现了洪德中兴,那个时候,他的威望就够了。
皇帝沉默了一会儿,缓缓说道:“赵相回去之后,让户部好好算算,大约要加收多少商税,能够填补上三成田税的空缺。”
“咱们,先把眼下这件事过去。”
“将来的事情……”
洪德皇帝默然道。
“将来再说。”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武林盟主
“可惜了。”
当在甘露殿待了大半个时辰之后的赵相爷离开之后,皇帝陛下突然摸着下巴,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这会儿,高太监正好送赵昌平回来,听到了这句话,他站在皇帝的书桌旁边,一边收拾已经有些杂乱的御桌,一边笑着问道:“陛下说什么可惜了?”
皇帝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可惜,赵治也是甘泉书院的。”
说完这句话,他便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没有再说话了。
但是以高公公的聪敏,自然能够理会得他这一句可惜了是什么意思。
可惜的是,赵相爷与沈中丞,都是甘泉书院出身。
这样一来,朝廷全面重用沈毅北伐的同时,赵相公就不太适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或者说,不适合执掌议事堂。
否则,以赵相公跟皇帝陛下的政治契合度,皇帝大概是会用他做宰辅,来推行接下来增加商税,甚至是后续一条鞭法的。
毕竟老赵几十年的户部经历,也适合做这个事情。
不过现在,一切都只能搁置了。
皇帝陛下闭目养神了一会儿之后,突然闻到:“那……陆……陆治中的书院,弄得怎么样了?”
高太监连忙回答道:“回陛下,今年年初就开始收学生了,不过好像只收童生以及生员,暂时不打算收举人入学。”
皇帝点了点头,问道:“陆先生亲自教书么?”
“是。”
高太监回答道:“那书院今年人不多,陆夫子亲自带了一批生员。”
皇帝点了点头,忽然笑了笑:“你说,如果朕让陆先生来给望儿蒙学,朕是不是就长他沈七一辈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