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靖安侯 第1126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相比较来说,江都的事情已经太小太小,如果不是因为一个沈字,这些事都入不得他的耳中。
“好了,我都不气,你气什么?”
沈恒扭头看向沈毅,问道:“大兄后面,要常在建康了?”
“会多住一段时间,但是多半不会在朝廷里任实缺。”
沈毅抬头看向外面,微笑道:“我要是在建康任事,姜老头怕是要卷铺盖回家了。”
沈恒默默点头,他想了想,问道:“大兄再去北边,是带着嫂子跟渊儿他们一起去么?”
这个问题,让沈毅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他缓缓摇头:“我也不知道,看朝廷的安排。”
“不过,朝廷已经派人,在北边修建我的总督府了。”
沈恒若有所思,没有说话。
沈老爷回头拍了拍他的肩膀,开口道:“明天上午你告个假,带我去顾师坟上看一看罢。”
沈恒连忙点头:“好。”
……
次日,兄弟俩一起去给顾老头上了坟。
下午的时候,沈毅在家睡了个午觉,又来到了赵相公府上。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候赵二也已经回来了。
他比沈毅,还要早回来一两个月。
毕竟北方的战事初定,他这个后勤主管,差事也就不重了,好几年没有回家的他,早早的就赶了回来。
沈毅到赵家门口的时候,赵夫人带着赵幽州赵蓟州以及阖府上下,大开中门迎接沈毅。
中门,一般是尊者登门,才会大开中门迎接,而赵昌平已经是宰相,整个建康城里,能让赵家打开中门迎接的,太少太少了。
沈老爷上前,对着赵夫人拱手行礼,苦笑道:“师伯母这是做什么?”
赵夫人拉着沈毅的衣袖,笑着说道:“这是你师伯交代的。”
“他说如果你到家里来了,一定要开中门迎接。”
赵夫人上下打量着沈毅,满脸慈祥。
“咱们子恒,现在是了不起的大人物了。”
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试不起
如果是去年沈毅回朝的时候,还只是隐隐约约成为大陈第一臣子的话,那么现在,这个第一臣的地位与名号,就算是彻底坐实了。
哪怕是多年的长辈,半个恩师的赵昌平,现在也主动给予了沈毅极高的尊重。
这倒不是说赵相公趋炎附势,而是沈毅的功绩实在是太大,赵昌平如果还拿着长辈的架子,就有些倚老卖老之嫌了。
这会儿是下午,赵昌平还没有下班,毕竟这会儿年底,兼着户部的赵相公,是一年当中最忙的时候。
赵夫人与赵二一起,将沈毅请进了正堂喝茶,平日里几乎不见客人的赵夫人,亲自在正堂陪着沈毅说话,聊了不少家长里短。
一杯茶水喝完之后,赵夫人看着沈毅,有些感慨的说道:“子恒这几年,确有些黑了,也瘦了,既然能在建康多留些时间,那就好好休息休息。”
“记得当年子恒初到建康的时候,还是个翩翩佳公子的模样,估计要休养好一段时间,才能养回来了。”
沈老爷微笑道:“早年进建康的时候体弱,别人推一下,都不一定起得来,这十来年在外面奔走,辛苦是辛苦了一些,身子倒壮实了不少。”
说到这里,沈毅先是回头看了看赵蓟州,又扭头看了看赵夫人,轻声道:“这趟过来,一是来拜访师伯,二是来见一见二哥。”
“现在朝廷正在统计北伐的功劳,这几年二哥跟我在北边东奔西走,几乎负责了整个北伐的后勤辎重,功劳不小,我这两天就要报上去,顺便再给陛下写个奏本,举荐二哥。”
沈毅顿了顿,开口道:“二哥想去哪里任事?要不然我举荐你去户部任事?别的不说,至少一个员外郎能给你争取到,陛下那里如果大方一些,给个户部郎中,也不是不可能。”
六部的司官,虽然品级不是特别高,但是职权是极重的,赵蓟州跟着沈毅去北边的时候,身上顶着的是七品的荫官,如果能一跃成为从五品的员外郎甚至是正五品的郎中,那么绝对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了。
要知道,赵家的那位乘龙快婿宋应,在朝廷里也十好几年了,如今也就是六部郎中而已。
不过宋应是在吏部做郎中,相对来说,要更金贵一些就是了。
赵夫人闻言,忍不住有些激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