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骨气,传到了洪德皇帝这里,也终于等到了沈毅这么个异类,到现在,才有大陈的中兴。
洪德皇帝悬棺这件事,一直是压在所有大陈皇帝心头上的心病,老祖宗留下遗训,一日不北归,一日不入土。
现在,到了洪德皇帝这里,世宗皇帝终于有了入土为安的条件,而洪德皇帝,也正好有了个北巡的完美借口与由头。
毕竟,皇帝陛下想要出趟远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仅是御史台的人不会同意,可能几位宰相也会阻拦,但只要把世宗皇帝给抬出来,那么朝廷上下,就没有一个人敢反对了。
毕竟圣朝以孝治天下,朝廷里的官员隐瞒父母死讯,以躲避丁忧的,一旦被发现都会被朝廷永不录用,甚至会被坐罪处死,在这种道德标准之下,没有人任何人会反对皇帝陛下行孝道。
而将世宗皇帝的棺椁入土为安,无疑就是最大的孝。
借着这个机会,皇帝陛下正好可以北巡燕都,去朝廷的最北边看一看。
这是在为日后的迁都打基础。
如想要直接从建康迁都压力太大了。
即便是朱老四当年迁都之前,也数次亲自北上,并且将徐皇后提前埋到北边,前前后后搞了差不多二十年,才终于做成这件事情。
如今的洪德帝做起这件事,自然也是困难重重。
沈毅心思飞速转动,很快就把事情前前后后琢磨了一遍,他微微低头,然后开口道:“陛下,世宗皇帝棺椁入土这件事,的确是当前的第一大事,但是世宗皇帝陵寝,还没有着落……”
皇帝摇头:“这件事朕已经想好了。”
“安乐公的帝陵,已经修建了七七八八,地宫已经全部建好了,干脆将世宗皇帝先葬入地宫,然后再修建地面上的享殿配殿。”
说到这里,皇帝陛下眯了眯眼睛,轻声道:“当初世宗皇帝在燕都的帝陵,就是被这些朱里真人给强占了去,如今世宗皇帝再从朱里真人手里,将帝陵给抢夺回来。”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沈毅心中恍然,这才突然反应过来。
昭武帝也是皇帝,他登基之后没多久,他的帝陵应该就已经开始动工了。
如果不是后续的战事,现在昭武帝的帝陵应该已经竣工了才对,可即便如此,这座帝陵的地下部分也已经修建完毕,完全可以将世宗皇帝先埋进去,让这位老祖宗“入土为安”。
听到这里,沈毅就再没有什么问题了,他对着皇帝低头拱手道:“陛下圣明,陛下扶棺北上,朝廷上下无一人能够阻拦,普天之下的生民百姓,也都会见到陛下至诚之心。”
皇帝陛下沉默了一会儿,苦笑道:“朕早前,只是迫不及待的想去燕都看一看,不过后来认真思考了一番,才发现这一趟北边,非去不可。”
“朕如果不去一趟,迁都二字就永远是一句空话。”
他看着沈毅,开口笑道:“到时候,沈卿要多多出力才行。”
沈毅连忙点头道:“陛下放心。臣一定竭尽全力,辅佐陛下做成这件事情。”
皇帝默默点头:“这样就好。”
他抬头看向殿外:“朕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去北边看一看了。”
沈毅低头道:“陛下准备什么时候动身?”
皇帝陛下低头盘算了一下,开口道:“世宗皇帝的地宫还没有开启,想要开启地宫,一是要择良日良时,方能动迁帝棺。”
“还需要找一些方外之人,来超度一番,才能运动棺椁,这忙算起来,估计要到三月,或者四月,朕才能从建康动身北上。”
沈毅低头想了想,开口笑道:“这个时间不错,陛下到了北边之后,一来可以见一见燕都的风貌,二来也可以躲一躲凉快。”
皇帝陛下微笑道:“沈卿就在建康多待一段时间,等朕准备妥帖了,咱们君臣一道北上,朕去燕都看一看,你到燕都履任北直隶总督。”
沈毅微微低头,开口道:“臣遵命。”
皇帝想了想,又笑着说道:“到时候,朕可以就近封赏淮安军的将领们,不至于让他们不远千里,赶到建康听封受赏了。”
沈老爷面露笑容:“臣代他们,多谢陛下了。”
……
之后的差不多两个月时间里,沈毅一直待在建康。
这两个月时间里,建康城里表面上风平浪静,但是在太常寺少卿周元朗上报天子请求帝陵北迁,被皇帝陛下破格拔擢为太常寺卿之后,关于帝陵北迁与否的都争论,就一直在朝野争吵不休。
不少人因为这件事,吵得面红耳赤,甚至险些在殿中动手。
相比较来说,沈毅沈老爷这两个月时间里,就显得安分许多,从正月十六上朝一次之后,便再也没有参与过朝会,除了在家带娃,就是偶尔会出门在城里转一转,或者是拜访一些长辈。
慢悠悠两个月时间过去,时间来到了洪德十九年的三月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