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椹皱了皱眉,没站多久,便继续离开。
……
翌日, 裴椹率军回防长安。
虽然秦州情况不容乐观, 但他兵力也有限, 无法处处都顾及。
好在有李禅秀派陆骘率军在抵抗,虽然他们是西南义军, 但也是大周人。秦州被义军占领,总好过被胡人占领。
回到长安后, 裴椹继续安排防务,屯兵灞上,防止胡人再打来。同时又给雍州的张大人和留在并州的杨老将军去信,请他们帮忙调派粮草。
接着又派人送信给司州郡守。司州郡守朱友君是老皇帝一手提拔的心腹,这次老皇帝出事,他也立刻就出兵,说要勤王救驾。
但朱友君出兵爽快,行军时,却不知为何慢吞吞,几天还没走出司州。
裴椹不得不去信提醒他,西线这边,赵王借的兵都成了北胡兵,东线恐怕也不遑多让,让朱友君分清轻重,赶紧出兵阻挡胡人。
至于裴椹自己,他倒是想出兵支援洛阳,但无奈粮草不足。此前皇帝让他到梁州平叛,说好给够一个月的粮草,实际磨蹭这么久,只给不到一半。
现在皇帝忽然被囚禁,想找人要都找不到。
自然,裴椹也没怎打西南义军,索性就不说什么了。
但人没打仗,饭要照吃。他又不像西南义军,只要没遇到坚壁清野的死命抵抗,打下一城后,就可以就地筹粮。尤其人家是在大本营,他是长途跋涉来。
而且在梁州是没怎么打仗,但如今胡人来袭,他手下的兵却是连着打了好几天,铁人都扛不住,只能先休养几日,同时等并州那边送粮草来。
司州的朱友君收到信后,倒是爽快来信表示感谢,并终于往洛阳方向挪窝。只是信中,他又忍不住试探裴椹的立场。
其实不止朱友君,眼见天下将乱,不少人都存了几分自己的心思,梁王父子,荆襄的薄胤,甚至是赵王,都给裴椹来过信,希望他能投向自己。
裴椹冷笑,看完就将这些信都扔进废纸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