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灯会是11月20号才正式动工,在大家紧赶慢赶下,到1月10号终于完工,此时离过年还有25天。
厦门那边的天气应该会比上海更好,应该也会差不多时间完工。凤宁不敢耽搁,马上带着人马回去,否则南安灯会就赶不上春节开幕了。
这一次留在上海值班维护的是曾勇,他是主动要求留下的,不仅是因为值班的工资不低,还因为他想在上海好好玩一玩。
上海灯会是1月25日开幕,到3月1日结束,将近四十天时间。离开幕还有半个月时间,他有的是时间好好游上海了。
凤宁对曾勇的水平倒是有信心,他跟着她做了两年灯笼和灯会,对花灯的各个流程都已经烂熟于心,做维护应该问题不大。
但她也知道年轻人玩性重,大城市非常光鲜,但诱惑大陷阱也多,便再三对他进行了叮嘱,这才放心离开。
凤宁带着众人坐火车赶回南安,在厦门布展的人还没回来。她回来之后,马上找公园方面签订合同,采购材料,如此又耽误了三天,等到正式动工的时候,已经到了1月16日,离过年刚好还有20天。
好在戴师傅他们也只比他们晚了三天到家,回来正好赶上布置南安灯会。
留在厦门值班的是刘海,这倒是让凤宁很意外,她本以为会是赵玉琴。刘海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干活很踏实,但几乎不表现自己,存在感非常低,没想到他竟然愿意留下来维护灯笼。
凤宁有些欣慰,自己带出来的人也逐渐能独当一面了。
去厦门的人回来之后,凤宁安排谢俊伟和梅香留在公司卖灯笼,父亲则留在公司负责接洽业务和出货。这一年中虽然很多时间都是在布置灯展,但断断续续也做了不少灯笼,年底是灯笼最好卖的时候,当然要趁机都出了。
两班人马一百人,要在二十天之内扎完60组花灯,任务重时间紧,是个非常大的挑战,但并非完全办不到。
彩灯公园场地非常开阔,所以这次设计的花灯体积非常大,最大的花灯高达近十米,需要搭架子才能弄得起来,这又增加了难度。
在彩灯公园里忙了几天,凤宁对灯笼厂的老同事说:“你们谁离灯笼厂近一些,去帮我传个话,灯笼厂里的人愿不愿意来帮忙我布置灯会,干到灯会布置好为止,每人给200块钱工资。”
大家面面相觑,秦师傅说:“我去帮大家传个话吧。”
凤宁说:“可以直接找吴昌德说这事,他自己要是也愿意来,工资一样发。”
秦师傅点头:“好,我去传个话。”
第二天,吴昌德就找到彩灯公园来了,他见到凤宁,就毫不客气地说:“你那么有本事,怎么还要来求我帮忙呢?”
凤宁说:“我并不是求你们帮忙,而是在帮助大家。好歹灯笼厂也是我曾经的单位,如今你们办不了灯会,收入就少了一大半,我叫你们来帮忙,是想给大家增加一点收入。我现在有上百号熟练工人,难道一场灯展还搞不定?你们来了,我们就可以早点完工,年前可以休息几天。当然选择权在你们,我不勉强。”
吴昌德问:“真的给200块钱?”
凤宁说:“明天来,到布展结束,一个人200元。”
“能不能再高点?”吴昌德知道凤宁办了几场大城市灯会,不缺钱。
“我自己的工人一个月才给280块钱,你们来干不到20天,给你们开200,难道还嫌少?别不知足。”凤宁不客气地说。
吴昌德没再说什么,200的确不少了,他们厂的工人最高也才100出头。
第二天,灯笼厂除去两个销售和门卫老孙,其余的人都来了,包括吴昌德、胡进和财务。这些人都有着丰富的扎灯经验,加进来之后,效率自然就更高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胡进跟凤宁说:“小凤啊,你这生意是越做越大了,挤兑得我们都没饭吃了。”
凤宁看着胡进:“胡主任,我可没有故意要挤兑你们。你们要是还能找得到设计花灯的人,我很愿意跟你们分成。我其实还挺希望你们能够找得到设计师的,这样南安的灯会就不用全落在我肩上了。”
胡进说:“你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凤宁笑笑:“你要这么想我也没办法,但我真心希望南安多几个彩灯公司的。去年北京龙灯会已经把我们南安的花灯名气打出去了,我们有布置大型灯展的技术和完整流程,比外地的花灯有着明显的技术优势,尤其是在时间上,外地花灯
组是没法跟我们比的,我们一个多月能搞定一场灯会,他们可能需要三四个月。全国那么多个城市,光靠我一个华灯公司是忙不过来的。”
胡进看着凤宁,意识到她并非在开玩笑,而是说真的,不由得叹气:“我们是公家的企业,跟你们私企比起来,少了很多优势。”
凤宁说:“你们厂子跟私企有多大区别?你们也没向公家交什么税,赚的还不够你们发工资的。恐怕连我们私企都不如,我们每年还能纳税呢。你们最大的问题出在观念上,只需在观念上转变一下,大家再也不能有吃大锅饭的思想,也别在招人上卡那么死,该招人就招,不能入编,就签合同工嘛。比起那些一穷二白创业的人,你们有太多优势了,要好好利用。”
凤宁这话把胡进和吴昌德都说沉默了,她说的太轻松了,可人家的确是从一个光杆司令干成现在的规模的。
大家一直忙到腊月二十七,终于将六十组花灯全都布置妥当,其实还有不少空白处,凤宁便用公司没卖出去的小灯笼装饰,用以填补空白。明年还要再多招些人,到时候把彩灯公园全都填满,打造一场巨大的视觉盛宴。
完工那天,凤宁给所有人发了工资,每人还额外发了150块钱奖金,还给每人发了五斤香肠、十斤肉、五斤糖果、一桶油和一箱苹果。
灯笼厂的人没有奖金,但物资人人都有份,这可比自己厂里的过年福利要强太多了。领到东西的人都心满意足,那些原本还没有离职心思的,这时觉得私企也没什么不好,福利待遇比他们公家企业还好呢。
凤宁手头有钱,也就没必要等到灯会结束了才给大家结算工钱,完工就结了,让大家回去过个肥年。
西安灯会观灯人次超过了60万,最后凤宁分了12万元。再加上北京灯会和沈阳灯会的收入,她现在也算是小富婆一个,身家也有了三四十万。
凤宁在给工人们发福利的时候,引来了仪器厂工人们的围观。发这么多东西,真叫人羡慕,可他们今年的工资都没发两个月,更别提年终福利了。想当初企业效益好的时候,也不见得会有这么多的东西发,一个做灯笼的公司,竟然这么赚钱吗?
凤宁趁机朝围观的人群说:“各位如果愿意来跟着我们做灯笼,我是欢迎的。虽然我们做的东西虽然不如你们的上档次,但养家糊口还是可以的。谁愿意来我公司的,等年后开工了再来报名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