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都是生意人,路菲菲把话说得这么明白,又说游客数量会很大,她们当即表示以后肯定好好合作,绝不互相拆台。
精品游记放完,就该放一些以干货为主的攻略了,攻略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有说要留多长时间去庙里的,有说寺庙除了看动物之外,还有什么好玩的,也有人放了旅馆和饭店的攻略。
广大网友最感兴趣的是——“天空之厕”,很多人非常好奇凉风吹屁屁是什么感觉。
然后是旅馆老板的自由随性,大门都不锁,就拿一根木棍插在门环上,客人来的时候老板要是不在,可以自己进门,自己烧水自己泡茶,自己挑个没锁的房间直接先住,等老板回来了,再补办手续。
虽然真相是旅馆里就没啥值钱的东西,爱锁不锁,有本事你把桌子椅子跟床都搬了,不过在广大城里人看来,这可太淳朴了,这不就是标准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吗?
两家饭店就是当地人傍晚跳锅庄的广场,提前跟老板订的话,老板会请来烤全羊的师傅,这样就可以一边吃烤全羊,一边加入到本地人欢乐的蹦蹦跳跳之中。
路菲菲给这里的定位就是“路过的时候稍微停一下”,所以给出的路书规划有几十条,从这里能去很多地方,不管怎么样,都能路过一下。
给游客设计的心理就是:
专程来一趟不值得,但是既然都要去xx了,如果不顺路来一趟这里,感觉会很亏。
来都来了,顺路拐一下的事情。
两位积极热情的女老板不愧是生意人,她们两个不仅回复关于订餐、吃饭方面的问题,也回答包车、旅馆、天气、特产……
俨然成了本地的旅游咨询中心。
贴子发出后,路菲菲跟着合欢他们一起去牧区,拍摄当地公务人员帮助牧民的各种事迹,包括救助生病的羊羔,安排孩子上学,调解纷争……
除了流动的法院之外,还有骑着马来送信的邮递员。
整个片子让人觉得这里的人自由自在,出了事又真的有人帮忙有人管。
这与美式西部牛仔的自由自在又不一样,那个是真的自己管自己,这里有人帮着兜底。
有羊羔被国二保护动物拖走,国家还会赔钱。
在外面了一周的素材,回到县城,发现这里的游客数量明显增加,街上有一大半人是身穿冲锋衣,戴着大墨镜的游客,还停着各种外地牌照的车子。
寺庙里的房间已经全部满员,有人在寺庙附近扎起了帐篷,然后被管理人员清走了,避免影响野生动物的活动。
想要舒服的拍到这里的星星、日出、日落,就得先下手为强,限量版的。
摄影爱好者们,是不怕麻烦的,不让扎帐篷,他们就坐在车里,一直守着。
住在平原的城里人对高原的夜晚估计不足,以为这里是夏天,往往没有带厚衣服。
然后又带动了各种保暖设备的销售,有一个机智的人什么都不干,就拉了几车军大衣过来,租一夜五十块,没几天,买军大衣的本钱就回来了。
东北菜馆和川菜馆里人头满满,七八张大圆桌都坐满了人。
这两家店,以前都只有女老板和丈夫两人,反正最多也就只有七八个客人,而且还不是一起来。
闲功夫多,客人少,两边都想拉人进自家。
现在不一样了,游客的路线高度相似,都是照着网上的游记攻略路书来的。
直接导致他们到达时间也高度相似。
两家店以前九点才开始准备,十一二点才会迎来第一桌客人,天气不好连一桌客人都没有。
现在,早上六点多开始起来做准备,采购食材、做预加工处理、该切的、该炖的,不等全部准备好,第一桌客人就来了。
游客来了,以前的大车司机也不能丢,旅游淡季的时候还指望他们。
两家店都忙得脚不沾地,还要另外聘小工。
一桌客人刚坐下,门口还有虎视耽耽的客人,不断催问什么时候有桌,什么时候能吃上。
王副县长亲自去找那三家牧羊人,让他们派两个人在县城里老实待着。
他各种利诱,说反正你们牧羊不就是为了卖羊嘛?你们就专卖羊肉,不也一样?好过跑到市里去卖羊。
以前,留在县城里开店,那叫放假、是休闲放松。
家里人一琢磨,安排老人被安排回县城待着。
三家羊肉馆一开门,东北菜馆和川菜馆等位的情况稍有缓解。
牧民直供的羊肉,比城市里的羊肉便宜许多,而且绝对新鲜,胆子大的还能点活羊,看着宰杀,看它下锅。
自以为是来休假的老头在炖羊肉的炉灶和烤羊肉的架子之前来回打转,在他们身边,围着一圈背着手看热闹的游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