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煞?”这是文案从未考虑过的道路。
“对啊,好多公司门口不是都放着金鱼缸吗?那是风水局里用来挡煞的金鱼。”小吴是个勤奋上进的姑娘,她的业务范围已经从星座发展到了紫微术数、风水堪舆……甚至都有人私信她,问她上门帮看房屋风水要多少钱。
公司里的同事都找她算过,只有路菲菲没算过。
小吴跃跃欲试,一心想给路菲菲算,路菲菲笑笑:“还是不要了,我怕你受害。”
路菲菲本来就不是很信,她有个老家亲戚,各种被人称为半仙,特别神,然后,他给自己刚出生的儿子算命,不管是生辰八字,还是称骨、相面,都是说贵不可言,他拼命把儿子送到城里读书,拼尽全力供,结果,他儿子就是不爱读书,脑子里也没那根弦。
一卷卷纸用四天,一百卷卷纸用几天?
愣是算出来一个“二十五天”。
至于贵不可言,就更无从说起了,平平凡凡的种了一辈子的地,就连出粮率都不如邻居好。
路菲菲说怕小吴受害,也算有历史原因,她在刚毕业的时候,曾经去某知名大寺的药师佛塔供长明灯,希望获得一份这样的工作——
工资高、福利好、不加班、离家近,想迟到就迟到,想早退就早退,没有任何绩效考核,同事领导都特别善良。
长明灯是下午三点供的。
药师佛塔是十二小时后的凌晨三点烧的。
一把大火导致佛塔关闭六个多月……
当初路菲菲第一份工作失利后,还责怪过佛寺不灵。
朋友开玩笑说:“人家为了退回你点的长明灯,连塔都烧了,你就放过人家吧,药师佛也怪不容易的。”
路菲菲在装神弄鬼方面颇有天赋,总之,就是把小吴给吓得暂时放弃。
只是暂时,她觉得会被反噬,一定是自己的功力不够。
所以,小吴加强学习,提升自我,将各种玄学项目融会贯通。
听到“水、血、要显得吉利”这三个关键词,就能立马想到了“挡煞”。
文案们给出的设定:“这片竹林自带挡煞属性,每到下雨天,就是山林守护神斩妖除魔的时刻,所以,才能保证原材料的灵气纯净。”
路菲菲对最后交上来的文案比较满意。
咱们的“灵山”,不仅有灵气,还有守山大神,守护着纯净,不是随便就能被污染的。
所有能利用的自然条件,都被利用上了。
大师们通过自己的渠道各自发声。
然后,竹木厂所在的寂寂无名的小县城,忽然之间,就成了“自然神的圣地”,陆续出现慕名而来的香客。
山上那座荒了不知道几百年的小破庙是个危房,县里暂时没空拆它,就上了个门板,把门板锁了,免得有人误入,被砸死。
如今门口都摆满了供品。
山下的餐馆、小招待所更是爆满。
原来是县志里曾记着某位状元的往事,他以前是一个穷人,上山打柴的时候,梦见过文昌帝君指责他为什么要浪费光阴,在此打柴。于是他借遍了全村的百姓,还替地主磨了十石麦子,最终攒够了钱,进京赶考,一举夺魁。
这几天考研刚刚结束,附近省市的考生、考生的亲朋友好友都来求个心安。
县里的人商议着要不在小破庙的墙上刷:“危墙勿近”。
“万一真的砸到谁,我们就麻烦了。”
路菲菲大惑不解:“为什么要拆,而不是修复吗?是特别难修吗?”
“不是,但……”
主要是钱的问题,县里是真没钱,不然也不能让一个竹木厂就占了全县一半的gdp。
路菲菲找到竹木厂老板:“厂里花点钱,把那个庙修好,以后你还能卖文昌帝君相关的产品。”
“我们,跟文昌帝君不太熟啊。”厂长一时没反应过来,“也不知道有什么产品能卖。”
路菲菲:“跟晨光、英雄联名水笔钢笔、跟中华联名2b铅笔……能卖的多了,你先把庙修上。孔庙卖得文具,文昌帝君也卖得,只要名声出去了,想干点什么干不起来。”
第157章
山上那座庙几乎什么东西都没有了, 就连现在供着的一个小佛像,都是不知道谁自己带上来的,只有三十多厘米高的弥勒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